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法院要闻

从 “纸上权益” 到 “真金白银” 漳县法院执结三年租赁合同纠纷案

2025-08-18 16:45 来源:漳县法院

  近日,一面写着致谢话语的锦旗被送到漳县人民法院执行团队手中,申请执行人难掩激动:“谢谢法官!这起案件历时三年,今天终于把钱全要回来了!这不仅维护了公司的合法权益,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漳县法院强硬果断的执行力!”

  申请人甲公司与被执行人乙公司签订合同后,乙公司未按约定履行义务,构成违约。甲公司诉至法院,法院判决乙公司需向甲公司支付投入费用、违约金等共计 108万余元。该案由漳县法院进行交叉执行。漳县法院执行法官考虑到申请执行人是外地企业,存在沟通不便的问题,执行团队主动通过微信与申请人代理人建立起密切联系,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及时回应企业的疑问和需求。然而,被执行人乙公司始终采取回避态度,不正面解决问题,试图拖延执行。面对这种情况,执行团队果断调整策略,将工作重心转向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深入调查。经过细致摸排,执行人员发现被执行人频繁利用第三人的公司账户进行盈利收支,以此转移财产;同时,还通过提起 “执行异议” 等程序,想方设法规避执行,玩起了 “躲猫猫”。

  面对被执行人的种种规避行为,执行干警积极联系被执行人,并对其充分释法明理,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及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在看到执行法官坚定的执行决心和步步推进的举措下,被执行人认识到规避执行的严重性,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 “以物抵债” 协议。随着双方当事人办理完相关手续,这起历时三年的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该案的成功执结,是漳县人民法院运用法治力量打通服务民营企业 “最后一公里” 的生动实践;锦旗背后,更是漳县人民法将 108 余万元 “纸上权益” 转化为企业 “真金白银” 的有力证明。漳县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提升执行质效,以“如我在执”的决心,为企业健康发展筑牢坚实的法治屏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