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榆中法院:释法析理 耐心调解 数十万元赔偿款当庭履行
原标题:【审执动态】释法析理 耐心调解 数十万元赔偿款当庭履行
近日,榆中法院民事团队成功调解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当事人当庭拿到了数十万元赔偿款。

白某在某工地脚手架上递接工具时坠落受伤,随即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诊断为闭合性颅脑损伤重型、颅骨骨折等,伤情好转后经鉴定构成伤残。
经了解,白某所在工地劳务系由甲公司分包给乙公司,乙公司负责人为崔某。住院治疗期间,乙公司支付了白某的医疗费三十余万元。
因白某尚需后续治疗,还需要家人照顾,加之疫情影响,导致家庭生活困难。后白某起诉要求甲公司、乙公司、崔某连带赔偿各项经济损失一百余万元。应白某申请,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鉴于白某后续治疗及日常生活急需大量资金,办案人员及时组织各方当事人进行了调解,但各方对于赔偿主体、伤残等级、赔偿项目、赔偿金额等争议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为妥善化解矛盾,应当事人申请,本院委托鉴定机构对白某的伤残等级、护理依赖程度及后续治疗费进行了重新鉴定。
新的司法鉴定意见书送达后,各方当事人均无异议,办案人员立即排期开庭。
经过庭审,各方当事人充分发表了意见,并对相关证据逐一质证,当事人之间的争议逐渐减少,经法庭主持调解,当事人之间初步达成了调解意见,但对部分费用的负担仍存在分歧。
庭审结束后,办案人员又多次与当事人进行沟通,耐心听取各方的调解意见,紧扣案件争议焦点,从法、理、情多方面向双方做调解工作,讲解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相似案例,并为当事人分析利害得失。
最终,在办案人员的释法析理、耐心调解,以及代理人的积极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乙公司当庭向白某家属支付了数十万元赔偿款,双方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劳务用工市场对务工人员的需求不断加大,劳动参与者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与之相随,人民法院受理的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也越来越多。因很多工程和劳务都经过了层层分包转包,导致各方当事人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审理周期较长,这对办案人员的司法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案的成功调解不仅缩短了当事人拿到赔偿款的时间,维护了其合法权益,还令双方矛盾得到实质化解,社会关系得以平复,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提升。
- 2023-02-16临夏积石山县法院:强制执行不手软 司法拘留促履行
- 2023-02-16微信账户被“冻结”, 被执行人急忙还款15000元
- 2023-02-16定西临洮法院:击鼓催征正当时 周末执行促和解
- 2023-02-14定西渭源法院:接线索火速出击 跑出执行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