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 | 不同套路的电信网络诈骗,快来了解一下!
诈骗分子常常针对学生
缺经济来源、单纯易轻信、想轻松赚钱等特点
环环设套实施诈骗
同学们遇事一定多思考、勿轻信,谨防被骗
一、刷单类诈骗
01 手法
诈骗分子以“轻松挣外快”为诱饵,通过互联网发布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的广告,承诺完成刷单后返还本金并结算佣金。骗子通过首单让受害人获得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待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以刷满规定任务才能结算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继续投入,一旦受害人意识到被骗要求返还本金时,骗子立即将其拉黑并销声匿迹。
02 案例
某大学二年级学生陈某在微博上看到一条兼职的广告,心想网上刷单工作轻松,还可足不出户挣外快,于是添加了广告上的QQ号。根据对方介绍,每次发送刷单截图后,可以获得5%的报酬。陈某按照对方的要求开始接单,前几单都成功获得返还了本金并获得报酬。后来陈某按照对方提示投入大额资金接了更大的单,当陈某要求其结算时,对方以该批次任务未完成等理由搪塞,让其继续汇款。这时,陈某才意识到被骗,最终报警。
公安机关、人民银行提示:这类案件是在学生群体中高发,“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规违法行为,网络上的兼职刷单广告都是诈骗分子投放,“先垫付”刷单只会让人越陷越深,造成较大损失。
二、办信用卡办贷款类诈骗
01 手法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电话、网络、小卡片等渠道,放出“无抵押贷款”“免息贷款”“代办信用卡”等低门槛获取资金的诱饵,待受害人与其联系后,引导受害人安装下载贷款APP,利用受害人急需用钱心理,诱导受害人填写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以审查资格,或先行支付保证金、服务费、手续费等,当受害人操作后,即盗刷卡内资金,或收钱后立即销声匿迹。
2 案例
某大学学生小王欲购买iphone11手机,正巧收到一条“无抵押,秒放款”的短信,小王便添加了对方客服QQ,下载安装了某APP,并填写了个人资料和银行卡号。客服称为他申请通过了额度2万的低息贷款,需要收取900元保证金,如期还款将退还保证金,小王按照要求向客服提供的银行卡转账900元,随后客服又以刷流水提高征信额度的名义,让小王分五次汇款3000元,这时小王终于意识到不对劲,询问对方是不是骗子,聊天页面显示已被对方拉黑。
公安机关、人民银行提示:办理信用卡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件等资料到银行网点办理。即使通过银行官方网站申请,也要本人到银行网点提交身份证件等资料或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核对身份无误后才能开通。因此,有资金需求的群众,要通过正规渠道或前往银行办理信用卡、申请贷款,切勿轻易相信电话推销、网页广告等代办信息,将个人信息轻易对外泄露,尤其是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卡号、密码等涉及个人等私密信息。
凡是放款前要缴纳保证金、服务费等,要转账给对方做流水提高征信的都是诈骗。凡是网上填资料申请贷款索要银行卡密码、动态验证码等的都是诈骗。
三、游戏装备类诈骗
01 手法
诈骗分子在游戏中以低价售卖(或高价购买)装备或者游戏币为诱饵,让玩家登录一虚假游戏交易平台,一旦有玩家上当,骗子会在交易过程中以激活费、保证金等名义继续骗取玩家钱财。
02 案例
正在读初二的学生向某想购买游戏点卡,在贴吧上看到一则比官网价格低很多的代充广告,向某添加了对方客服QQ,客服发送一条交易平台的链接给向某,向某在该平台充值后,客服以充值金额不足、升级VIP为由,要求向某继续充值,等向某充值金额达5000元时才惊觉被骗。
公安机关、人民银行提示:进行游戏装备、游戏币等交易一定要选择官方平台和正规渠道,不要轻信第三方低价代充,切勿直接向陌生人转账。要提高防骗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轻信网友的话,不点击网友发送的链接。
低龄小学生的父母要保管好网络支付账号密码,以防低龄小学生遭遇“游戏皮肤诈骗”等。
四、木马链接诈骗
01 手法
诈骗分子发送手机木马病毒链接短信到受害人手机,受害人点击后,手机被自动植入木马病毒程序,通讯录、手机银行密码等被自动发送给了骗子,骗子得以盗刷受害人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并通过后台操纵手机,以受害人的名义向受害人亲友发送短信,要求他们汇款。
02 案例
某高校大学生张某手机收到了一条带链接的短信,上面写着“您有一条违章记录,详情请点击链接”,她出于好奇点击了该链接,后来收到了银行扣款短信,张某的银行卡被转出人民币1000元。
公安机关、人民银行提示: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和二维码,如需办理相关业务请拨打官方电话咨询。一旦发现账户被盗或资金被划转,要立即联系银行对账户进行止付操作,并及时修改银行卡密码。同时立即拨打110报警,以减少资金损失。
五、奖学金申请诈骗
01 手法
诈骗分子冒充高校老师、教务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受害人,通过详细报出受害人的基本信息获取信任。在此基础上,再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交易密码、验证码等,进而实施诈骗。
02 案例
学生李某某接到自称是某大学教务处工作人员电话,对方以发放奖学金为由,让其提供短信验证码,后发现银行卡内3800元被转走。
公安机关、人民银行提示:陌生电话不要轻信,任何索要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银行卡、网络支付账号的密码要单独设置,不要用生日等简单密码,不要与其他网络密码重复,防止被诈骗分子破解。如对奖学金或相关资助政策有疑问,可主动咨询熟悉的班级老师、学校相关部门。
六、缴纳学费、培训费诈骗
01 手法
通过对 qq 搜索 " 班级群 "" 年级 " 等关键词搜索潜入学生群、家长群,通过修改备注名和头像,冒充 " 班主任 " 发布虚假信息,诱骗家长交费。
02 案例
某高校家长联系群,有人冒充班主任,以学校通知需收取资料费、培训费1500元为由实施诈骗,在被发现系冒充之前有6名家长上当受骗。
公安机关、人民银行提示:网上接到缴纳学费、培训费等消息时,要核实交款通知发布人的信息,防止盗用头像、网名、签名等资料的诈骗分子冒充老师,要通过电话、当面核实,切不可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
一旦被骗要立即报警并提供开卡银行、收款银行信息,尽可能挽回损失。
七、“注销校园贷款账户”诈骗
01 手法
诈骗分子通常冒充京x金融、36x借条、小mi金融等贷款平台客服,电话联系受害人。为了获取受害人信任,诈骗分子通过利用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在电话中准确报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当受害人放松警惕后,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校园贷账号,从而实施诈骗。
02 案例
刚毕业的蔡美丽(化名),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的“中邮消费金融客服”,并声称查到蔡女士在大学期间,曾经在某网贷平台注册过帐号。随后,对方又在电话里报出了蔡女士当时在平台上填写的个人信息,蔡女士信以为真,便按照对方的指引走“销户”流程。而为了清空平台内的“贷款额度”,在“中邮消费金融客服”的提示下,蔡女士从中邮钱包网贷平台借贷36000元,转账到了指定的私人账号。转账后,蔡女士越想越不对,怀疑自己遭遇电信诈骗于是报警求助。
公安机关、人民银行提示:凡是来电声称帮忙“注销贷款账户”的都是诈骗。正规贷款只要你按时还清,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
相关新闻
- 2020-09-02送出去的房子还能不能要回来?
- 2020-09-01防范电信诈骗!请大家认真阅读!
- 2020-08-28加强黄河流域生态司法保护 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 2020-08-28携法治之手 护黄河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