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执行动态

陇南康县法院:2018“百日会战”执行手记

2018-09-05 08:37 来源:甘肃法院网

  原标题:康县法院:2018“百日会战”执行手记

  甘肃陇南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用爱心浇灌出民众敬法律、信法官的拳拳民心,用责任担当起维护一方稳定、辖区和谐的重任,用成绩赢得了群众们的掌声和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个集体就是——康县人民法院执行局!

  自开展“百日会战”行动以来,康县法院坚持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精心部署、狠抓落实,以超常的工作方法和极大的工作热情,千方百计破解执行难。在院党组的统一指挥调度下,领导包片包案,带队深入执行第一线,执行局勇挑重担,干警更是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发扬连续作战、敢打硬拼、不怕疲劳的精神,奋战在执行一线,开启“五加二”、“白加黑”模式,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敢于“亮剑”

  不畏强权维护法律尊严

  “没想到这个案子你们这么快就能帮我执行到位,原来我还担心对方是国家干部,你们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阻力呢,太感谢执行局的法官们,你们真的辛苦了!”申请人在领取执行款时感激的说着。

  在申请执行人甘肃某农业公司与康县某茶叶公司的股权纠纷一案中,该失信被执行人为国家公职人员,拥有国家和省级多项荣誉,其总是以各种理由拒不履行执行款,拖延执行。经研究,法院决定对其采取拘留措施,当对其依法拘传到法院时,被执行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依法缴纳了执行款并写下悔过书,促进案件的有效执结。

  体现强制性,用足用活强制措施,是康县执行局执行和打击“老赖”的基本手段。对符合司法拘留条件的被执行人坚决依法拘留,督促其及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赋予的义务,即使公职人员和领导干部也绝不手软。公职人员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个别公职人员将生效法律文书视为一纸空文,不仅侵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还将严重损害司法权威,降低党和政府公信力。康县法院执行局不给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企业老板赖账开绿灯,反而强化执行措施,“司法拘留无禁区”,维护法律尊严,体现了司法公平公正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深夜奔袭

  让“失踪老赖”无处藏身

  2018年5月31日晚七点,刚刚下乡回来的执行局干警正在扒拉大灶留下的早已经没有温度的晚餐,突然,执行指挥中心和局长靳从海几乎同时接到申请人举报:下落不明的失信被执行人易某在汉中某宾馆出现!接到线索后,局长靳从海考虑到被执行人流动性大,机会稍纵即逝,立即放下饭碗,部署采取执行措施的方案,同时安排申请人接触易某,以请喝茶、谈事等名义稳住易某,为执行人员见到易某争取两三个小时的时间,然后亲自带队连夜奔赴汉中。晚上十一点,终于成功控制了消失了半年之久的被执行人,在简短的询问之后,大家顾不上休息,连夜返回,凌晨两点多,将被执行人易某成功带回了法院执行局,开展执行工作,做笔录,送体检,采取强制措施......直到天亮。

  铁腕手段也有柔情满腔,康县法院在全力追捕老赖的同时,热忱为困难当事人谋利益、解忧愁。康县白杨乡曾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造成6人死亡16人不同程度受伤的严重后果,给受害人家庭造成巨大困难,生活陷入困顿,也因为受害者家属情绪激动上访造成极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执行中,在党组支持下多方协调动员,请示县政法委向省政法委汇报,最终争取到了救助,今年五月,法院执行局在白杨滩村召开了110万元司法救助金集中发放会,22家受害人亲属领到了救助款,缓解了受害者家属的困难,既体现了司法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也平息了社会矛盾。

  山穷水尽

  谁道没有柳暗花明?

  信访问题是执行过程中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使每一名申请人满意,成了法院执行局每一位干警心上的牵挂。每一位执行员在工作中对所管辖的案件经常进行梳理,及时掌握当事人的心理动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增强上访申请人执行不能的抗风险意识。

  在执行樊某申请与被执行人康县长坝镇卫生院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中,因收养的唯一的孩子工亡,樊某陷入了极度悲伤当中。被执行人康县长坝镇卫生院为非营利性实业单位,无财产支付本案的赔偿款、不具备执行能力。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得不到维护,为此到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多次上访,省高院为此发出督办令。执行局先是依法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但因涉及农村医疗报销又不得不解冻,执行陷入僵局。在向院领导汇报情况后,院长又向县委和政府汇报协调争取资金,引起了县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开会研究拨付了全额资金,化解了矛盾。信访执行案件化解率达到了100%。

  7月初,康县法院执行庭就率先在全市完成了三个90%的目标。实现了执行案件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积极有效的化解了信访矛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创新手段

  让执行插上“科技”的翅膀

  21世纪,是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微电影、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康县法院执行局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电子手段促进执行。深度运用执行管理系统,强化流程和节点管理,规范执行行为,提高执行效率。用微信、短信发送等电子送达方式进行送达,打破送达难的瓶颈。对于外出务工不能到庭的被执行人,通过微信、短信方式送达相关执行法律文书,告知其不履行的法律后果,进行沟通协调,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并将微信、短信谈话、和解协议、所填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申请书、等进行截屏,后用彩色打印入卷,使案卷更加清晰。

  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舆论造势,加大宣传力度。专门成立了破解“执行难”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利用微信微博、报刊投稿和设立展板等方式连续推送工作动态和先进典型,开展百日会战系列报道。并且根据白杨司法救助的真实案件改编、由法院干警本色出演,拍摄了微电影《法暖山乡》,真实再现了法官们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展示人民法官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职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深刻体现了康县法院“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理念。目前该片已经入围全国优秀微电影的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统筹兼顾

  精心谋划每一案

  执行“百日会战”以来,在省市县召开执行会战动员部署会议的基础上,充实力量,强化保障,立即投入工作。一是集中力量清理积案。对2015年以来的案件逐案清理,摸清底数,明确任务,分案到人,责任到人,将清理出来的242件纳入本次执行会战的案件,按承办人和年份、结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筛查未执结案件,对终本案件对照指标,逐项审查,建立台账,查漏补缺,完善资料,对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强化措施,穷尽手段,限期结案,对行为执行案件一律限期执结。对筛查出的终本待完善执行案件由原办案法官先进行自查,将能完善材料的案件由原承办人进行完善,后由执行局长统一进行再检查,签字审核,靠实责任,层层把关。截至目前,合规终本案件执结率达到100%。二是运用信用惩戒机制推进执行。执行局今年共将36名“老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通过户外张贴告示、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曝光相关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压缩被执行人的赖账空间,增加其赖账成本。

  执行会战以来,共发布失信人黑名单和限高共46人次,网络财产查控300余次,成功临控37人,拘留6人,通过拘留手段督促执结6件,冻结单位账户资金1家三是构建执行联动机制。通过与公安、司法、检察、发改、财政、不动产登记局、银行等部门协作,共同协查执行,积极查找被执行人的下落和财产线索,形成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全力以赴,不放过每一起案件!

  廉洁司法

  时刻守住公正的底线

  “公生明,廉生威”,法院干警在执行涉案金额巨大、人员广泛、关系复杂的案件时,时刻将“廉洁奉公”这四个字牢记在心,并付诸行动,确保了案件执行过程中执行队伍公正、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一是完善廉洁司法机制。开展业务学习、政治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干警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加强监管力度,实行随机分案制度,有效避免了“关系案”、“人情案”的出现,严格规范执行人员外出办案事项,严禁“三同”现象发生。

  二是加强纪律建设。铁的队伍,要有铁的纪律。执行局制定例会制,每周召开一次执行例会,利用例会各承办人员将自己所办案件逐案作以汇报,遇到自己拿不准吃不透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集思广益。通过这样的逐案讨论排查,干警受益匪浅,既增强了工作的凝聚力,又调动了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集体协作氛围。从执行工作中看到了责任,从个别违纪人员身上吸取深刻的教训,从思想上不断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去换取当事人的信任,以案说法,以理服人,巧用执行方式去换取当事人的理解。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多年的执行工作中,说情的送礼的请客的大有人在,由于警钟长鸣,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局干警没有发生一次不洁不廉,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现象,仅局长靳从海一人就拒礼价值达到了十几万元。

  风萧萧一肩霜雪,路漫漫万里征程。康县法院全体干警正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干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勇气,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向着破解“执行难”目标昂首阔步迈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