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法庭”优化服务解企忧 司法护航促发展
甘肃山丹城北工业园区始建于1992年,1995年获批“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6年升级为省级开发区。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现已形成占地7381公顷的综合型产业集聚区,累计入驻企业171家,其中规上企业26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构建起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创造就业岗位6000余个。近年来,山丹县人民法院立足园区发展需求,瞄准企业“难点,痛点,堵点”积极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打造“预防+调解+诉讼”三维联动司法服务体系,有效降低企业维权成本,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2023年至目前,受理涉园区企业民商事案件360件,诉前调解成功率67.3%,涉案总标的1.2亿元。
制度先行,打造"无讼园区"新样板


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联合城北工业园区管委会制定出台《“无讼园区”创建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风险评估等制度,整合相关部门力量,提前介入排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企业家会客厅”“订单式普法”等司法服务,精准把脉、对症开方,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截至目前,园区企业民商事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4.56%。
平台共建,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


将法庭设在园区“家门口”,创新打造“一庭两站”解纷平台,通过零距离化解园区内的涉企民商事纠纷,为企业提供集诉讼指导、法律咨询、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巡回审判、普法宣传于一体的一站式诉讼服务,有力推动了园区企业矛盾源头化解。成立“园区巡回法庭”对买卖合同、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等园区易发、多发案件进行巡回审理。设立“职企共享解纷驿站”和“司法服务站”,畅通企业、职工诉求通道,完善劳动纠纷预警机制,事前预防矛盾纠纷。定期组织园区调解员开展培训指导,对涉企纠纷进行先行调解。平台设立以来,累计化解劳动争议案件127件,培训企业调解员22人次。
示范引领,培育法治营商新生态


充分发挥“一案结、多案消”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普法体系,精选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开展“靶向式”普法宣传,着力提高企业法律意识,降低企业经营、用工风险。同时,以巡回法庭为核心,联动“一庭两站”,整合工会、人社等部门资源,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服务网络,及时传递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多维度法律服务,推动形成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新生态。至目前,累计组织企业代表旁听庭审5场,制作“以案释法”宣传稿件6期。
下一步,山丹法院“劳务法庭”将坚持预防为主、协调联动的“亲清护企”工作原则,探索建立线上线下联动融合、调解程序有效衔接、司法资源合理利用、信息数据互通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通过分行业分领域“把脉问诊”,为园区企业提供个性化司法服务,全力护航入驻企业高质量发展。
- 2025-04-14秦州区人民法院:庭所联动解心愁,赠送锦旗表谢意
- 2025-04-09景泰县法院:如你选择“网恋” 借贷更须谨慎
- 2025-04-08家暴零容忍!康县法院发出今年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 2025-04-07执行风暴显法威 主动履行树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