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纽带的法律织补:马锡五审判方式在现代亲属案件中的启示
开栏语
为实现案件审判理念、审判思路及裁判尺度的统一,同时也为年轻法官成长提供指导和帮助。即日起,甘肃高院公众号推出“审判实务”专栏。栏目涉及办案心得、调研报告、裁判方法等。主要展现甘肃法院调研成果、分享审判观点、探讨法学理论前沿问题,共同破解案件审判中遇到“痛点”“难点”和“堵点”,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审判质效,为审判实务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敬请关注!
内容提要: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陕甘宁边区,探索出的一套便利人民群众解决纠纷的工作方法,是展现中国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根本属性是人民性。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亲属案件审理中,传承创新马锡五审判方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举措,要坚持公正司法、笃行司法为民,通过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司法活动让家庭关系和谐有序,不断充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司法保障力量。
一、深刻认识“马锡五审判方式”人民性的时代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持续发展、丰富、完善和深入推进,我们党在总结了党和人民多年以来的实践经验、集合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成果、继承了中国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就是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延伸。“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实质就是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基础上落实司法为民的价值理念,而将其时代价值运用于新时代家事案件审理中,讲清法理、事理、情理,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体会到司法的温度,也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就是在司法活动中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涉亲属案件审理中的现实价值
在涉亲属纠纷案件中,既要注重统一裁判标准、提升司法公信力,又要传承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人民性;既要精准拿捏“情理法”的力度,亮明司法观点,又要将社会生活中应当提倡、反对和禁止什么公之于众。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评价、指引、规范功能,也要充分利用庭审、询问、调解等多种时机,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精神内涵,融入到案件询问了解、对比提醒、警示说教等司法活动中,使案件当事人明确亲情的弥足珍贵与诉争行为的不良影响,推动诉争各方内心对家庭社会关系重构的希望,助力矛盾纠纷顺利化解或家庭关系的恢复,从而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三、“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涉亲属案件中的应用
(一)扎根人民群众,为民司法共情共理。亲属之间的矛盾纠纷往往时间跨度久,不仅涉及案件当事人,还可能涉及未参加诉讼的其他亲属。要想妥善化解亲属之间的纠纷,重新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需要对涉亲属案件当事人之间的诉争进行合理、合法的审查,还应当及时向未参加诉讼的其他亲属了解纠纷的来源、发展、现状,着重听取德高望重的长辈们的意见,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家族力量,将恢复感情、实现和解作为纠纷解决的根本价值取向,才能摸清纠纷症结、处置对策,在保护当事人合法利益的同时,尽量争取争议各方对司法活动的理解,化解情绪纠葛,解开心中的疙瘩,让亲属之间的亲情能够重归和睦。
(二) 坚持调解优先,深化如我在诉理念。法官在审理案件时,目光在事实素材和法律政策之间往返流转,通过洞察世事人情,明了亲属间的各种心态,尊重已有的共识,限制亲属的个性,找出能够同频共振、互相渗透、彼此影响的因素,从共情,到共理,最终达到共法效果,均衡双方利益的分配,积极引导原告和被告站在对方立场上,设身处地和将心比心的为对方考虑问题,增进双方的理解,从而消除双方的隔膜。注重调解和审判相结合,就是通过共情到共理的重要步骤,要学习和借鉴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审判艺术,直面人民群众的意见,听取人民群众的声音,设身处地体会群众的感情诉求。
(三)注重调查研究,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案件处理采取的围绕争点、诉辩合并的审理方式,便是汲取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中对话式审理的精髓,同时又兼及家事审判的专业性以及当事人对程序规范的要求,围绕着事实争点、法律争点各自所需要的解决路径,将庭审设计成由立场中立的法官与利益对立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充分有序对话的场域,贯彻直接言辞原则,既满足了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参与判决形成每一个环节的内心需求,又使得法官内心确信的形成建立在充分听取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提升了裁判意见的可接受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时代价值就是要求法官必须秉持严谨、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注重调查研究,以事实查明为目的,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查明纠纷产生经过,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而形成对于事实真相的内心确信,从而作出让人民群众信服的裁判结论。
(四)坚持案结事了,落实三个效果统一。在涉亲属案件中,应依据和谐这一为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左右顾盼通盘审视各方当事人的利益诉求,再结合专业知识对每一个争议焦点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断,并通过中立、融情于理的法律语言将判断结论、不同解决方案间的利弊得失传递给当事人,及时回应了当事人的诉讼关切,帮助当事人适度适时调整诉讼预期,才能促成当事人服判息诉,亦是重构和谐家庭关系的有利基础。强调维系家庭成员的不是利益,而是彼此的情感;不是索取,而是付出;不是巧取豪夺,而是互谅互让,坚持调解的原则不仅实现了政治效果,还让亲属握手言和、重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实现了社会效果,更保障全体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法律效果,三个效果在该具体个案中就能够相统一了。
马锡五审判方式作为融合了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司法理念的独特模式,要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德治与法治并举,将道德教化与和谐理念贯穿于案件审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入深厚的道德教化元素,秉承“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将道德教化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引导当事人在潜移默化中增进道德认同。其次,强化裁判文书说理,将法律价值、理念和规则背后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置于具体的家庭纠纷场景之中,以情感说理的方式传递传统家庭美德,实现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则的深度整合,推进道德和法律在司法框架内的融合。最后,突出价值引领作用,将仁义礼信孝等道德要求与法律规范的价值理念相结合,以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引领新时代家庭建设。

王治云
省法院立案二庭四级高级法官
来源:省法院立案二庭
- 2025-02-21公正法官说 | 祖坟该不该迁
- 2025-02-18民间借贷纠纷中款项性质产生争议 法官:举证责任很关键!
- 2025-02-17“唯流量”“抹黑”企业行为需担责!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2025-02-12网购减肥产品后要求十倍赔偿,法院向碰瓷式维权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