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执行动态

法亦容情促执行!“陇原风暴2024”临夏州康乐站巧解民生案 644.46万网友在线观看

2024-05-16 08:39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5月16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通讯员 马博)5月14日,由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临夏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康乐县人民法院协办,中国甘肃网、甘肃“鼎立信”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承办的“陇原风暴2024”直击执行现场直播走进康乐县人民法院,围绕民生需求,回应群众期待,执行到位156.5万余元,用真金白银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该院着眼“执源治理”创新性提出“预执行机制”,从源头上减少了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经统计,有644.46万人次通过“中国甘肃网”“鼎立信”“甘肃网信”“陇原剑”“甘肃高法”“视听甘肃”等直播平台在线观看。

   巧执饲料案

  “咱们先别急,坐下来好商量。”在康乐县一处农家院,办案法官常鸿林搬来小板凳,邀请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面对面坐下来谈谈。

  申请执行人马某和被执行人马某某因货款纠纷对簿法庭。法院判决马某某偿还马某货款9万元,判决生效后,马某某履行2万余元后再未还款,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常鸿林介绍,马某某当年从事肉牛养殖,购买了马某的饲料,后因经营不善,生意亏损无力偿还货款。在执行过程中,法院调查发现马某某除收购来的20余吨玉米外,没有可供执行的其他财产。

  考虑到申请执行人马某不仅贩卖饲料还养牛,马某某家的闲置玉米正好是养牛能够用到的饲料之一,可以通过“以物抵债”的方式抵顶执行案款。经过执行法官多次做工作,马某同意折价抵顶,并与被执行人马某某的父亲初步谈拢了价格。

  可是到了执行现场,马某某又以原案中饲料质量有问题为由,要求提高玉米的抵顶价格,且要求玉米的装卸和运输费用由申请执行人承担,否则就不接受以物抵债方案。面对突发情况,法官及时上前调解,认真听取双方诉求后,耐心劝说双方各取所需、各退一步,早日摆脱困境。经过几轮讨价还价,最终双方以每斤玉米1.15元的价格达成协议,在执行法官和法警的监督下,马某某用玉米抵顶剩余执行案款,案件圆满执结。

  “如果申请执行人马某家没养牛,我们也不会从中调解用玉米抵顶执行,现在被执行人马某某家没养牛,玉米长时间积压也会发霉,通过以物抵债方式执行,互相各取所需,对于双方来说都有好处,所以我们也乐于促成。”常鸿林说道。

   妙追欠款案

  “这是现场执行来的5万元,你们清点一下。”康乐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马建荣向一起欠款纠纷案的申请执行人现场发放执行款。

  申请执行人是康乐县某公司的材料供应商,该公司经营不善,无力向供应商支付60余万元的货款,公司法人干脆将厂区租赁给他人经营。

  “我们查了一下,被执行人还欠数笔债务,而其唯一有能力偿还欠款的就是生产厂区。”马建荣介绍。

  可是厂区已租赁给第三人,难道让第三人跟着还钱?

  “我们给第三人发了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要求第三人将每月的租赁费直接打到法院账户,用来偿还原公司法人所欠债务,直至还清为止。”马建荣说,通过这种方式,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对于第三人来说,只是换了个交租对象,合法经营权益并未受到影响。

  “我们没有想到,这个案子还能执行到钱,当时老板跑了,我们都绝望了。”拿到执行款,申请执行人激动地说道。

  “这笔是5万,月底还有5万元到账,后续我们将继续通过收取租赁金的方式来执行本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这家厂子存在的困难,只要企业安心经营,相关债务就能找到化解的方法。”马建荣说。

  细解纠纷案

  康乐县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案时,发现其中还套着一起返还彩礼案,对于涉及家庭纠纷的案件,法官从一开始就情理并重,希望双方可以妥善解决纠纷,不要伤了和气。该案进入执行阶段后,法官将民间借贷案和返还彩礼案并案处理,将两家的纠纷彻底化解。

  民间借贷案是岳父马某告女婿马某某,要求马某某归还10万元借款。对此,女婿马某某表示,当初岳父借钱主要是帮他在外地开牛肉面馆,他对这笔借款是认可的。

  岳父为何要和女婿对簿公堂,后来女婿马某某将妻子马小花(化名)告上法庭诉请离婚返还彩礼,才理清了两起案件的来龙去脉。

  “都是一家人,家庭矛盾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两个案子都在康乐县人民法院,我们希望好好调解一下,即使过不到一块非要离婚,至少好聚好散。”马建荣说。

  两个案子均判决生效,前女婿马某某需返还前岳父10万元,马小花需退还彩礼5万余元,两案合并执行后,扣除已经履行的部分案款,下剩9000余元未履行,执行行动当日,在法官见证下,前女婿马某某送来剩余案款,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马某开始一直说,彩礼是姑娘的事,他只管女婿欠他的钱。我给解释,那是你姑娘,你看着她背债还不上,你忍心吗?”马建荣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只要把情理和法理说通,老百姓还是愿意听,这个纠纷现在彻底解决了,两家人也可以放下心结,开始新的生活。

   紧盯保全案

  “这140多万就一次性划拨到位了,也希望你们今后生意越来越好。”在一起欠款纠纷案中,康乐县人民法院通过诉前财产保全一次性执行到位。

  申请执行人为康乐县某建材公司提供原材料,后该建材公司欠钱不还。案件进入诉讼前,原告在法院的提醒下,申请了诉前保全,希望最大限度保护胜诉后的权益。

  “诉前保全的账户钱能打进来,但转不出去,近日,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该账户有一笔140余万的进账,可以通过划扣的方式一次性支付给申请执行人。”马建荣说道,他还提醒直播间的网友,诉前保全是保护胜诉权益的一项重要手段,在打官司前,一定要寻找可供执行的财产进行保全,不然进入诉讼程序可能会存在官司胜诉但对方无财产可供执行的风险。

  此次集中执行行动共执行案件9件,其中,慑于直播的舆论压力主动履行4件,达成执行和解2件,以物抵债1件,强制划扣1件,查封房屋1处,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56.5万余元,有力维护了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司法权威。

  据康乐县人民法院院长王玉庭介绍,近三年来,康乐县人民法院实际执行到位率长期居于全省领先位置,尤其是2023年执行案款总到位标的1.67亿元,用实际到手的真金白银,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执行工作着力执源治理,创新推出“预执行机制”,针对审判环节结束到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空档期,以督促履行方式向负有法律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发出的《预执行通知书》,提醒义务人需要履行的判决义务,如果不按时履行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将会采取的一系列强制措施和成为被执行人后的不利影响,让其算好个人得失帐,督促其及时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提升胜诉权益兑现时效,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下一步,康乐县人民法院将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常态化开展执行攻坚行动,多措并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记者手记:法亦容情带来执行温度

  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执行不仅仅是冷若冰霜的要钱。这次康乐县人民法院执行的民生案件,无论是家庭纠纷中的案结事了,还是玉米饲料解了两方难题,以及主动去保护民营企业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在执行中不仅透着司法权威,还有法律框架内的巧妙应用,让法亦容情带来有温度的执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