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法院要闻

陇南两当法院:“四个强化”推进多元解纷,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23-01-28 09:38 来源:两当法院 编辑:常欢

  原标题:两当法院:“四个强化”推进多元解纷,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两当县法院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下,厚植红色文化,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主动融入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四个强化”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民事直说+诉源治理”成为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两当经验,被吸收进“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并在全市推广。《聚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服务群众高品质生活》被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全国40个一站式建设优秀改革创新成果公开评选,《推进“1+1+N”工作机制 深化“无诉讼村”创建》入选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百强案例。

  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治理合力

  两当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将诉源治理纳入平安两当建设考评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推、部门参与、基层主抓的多元解纷大格局。

  两当法院主动融入党委政府社会治理大格局,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一站式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发挥司法在多元解纷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统筹开展“民事直说”和一站式多元解纷,形成并创新发展“民事直说+诉源治理”工作经验。

  在县委政法委的领导和统筹下,法院开展“无诉讼村”创建试点工作。县委政法委和县法院联合在全县各村、社区网格队伍中公开选聘121名特邀调解员,选齐配强了解纷队伍,织密了矛盾排查化解网络。试点成功经验现已发展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共同参与的全县“四无”创建(无诉讼村创建、无刑事案件村创建、无治安案件村创建、无矛盾纠纷积案村创建),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两当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组书记、院长邓刚参加民事直说会

  2022年,两当法院全面贯彻落实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民事直说+诉源治理”经验。县平安两当建设领导小组向全县各乡镇印发了《两当县推行“1+1+N”工作机制深化无诉讼村创建实施方案》, 贯穿普法教育、自治化解、源头化解、多元解纷、诉讼服务等环节,构建分层递进、源头预防、多元化解的解纷路径,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络,为基层善治提供法治保障。

  强化联调联动,服务多元需求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两当法院把优化法院内部司法资源与借力社会解纷力量有机结合,前移纠纷预防关口,多领域推进联调联动,持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司法需求,重构矛盾纠纷前端解决格局。

  参加民事直说,预防排查化解纠纷

  在全县121个村、社区设立法官服务站,县法院为14乡镇(工作站)指派一名员额法官担任法治指导员进行包乡,并兼任各村的法官服务站站长,编入基层网格员队伍,分别对接各乡镇的政法委员和各村的特邀调解员(法官服务站联络员),形成县法院法治指导员、乡镇政法委员、村特邀调解员上下贯通、协作配合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合力,全面排查、多元化解、诉讼断后。对联络员排摸的村上矛盾纠纷,员额法官到村联合基层力量共同化解。每月10日,员额法官到村参加“民事直说”, 进行定期“体检”和“会诊”,现场普法答疑和化解矛盾。对涉诉的群众,法官服务站引导其通过网上立案、特邀调解员委托立案、员额法官上门立案等方式立案,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实现了司法“触角”再次延伸,打通了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2022年,全院所有民商事案件,优先通过“1+1+N”机制进行诉前调解,全体员额法官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成效显著。在包片法官的指导下,城关镇政法委员南霞联合村特邀调解员魏雄诉前调解案件34件。

  两当法院干警进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成立了金融调解室,聘请2个特邀调解组织,聘请35名社会各界代表为特邀调解员,积极推行行业调解、委托调解和委派调解。通过对诉讼案件先行分流调解过滤,人民法庭司法确认模式,实现将部分案件化于未诉。与公安局、司法局联合发文,对行政调解协议和人民调解协议由人民法院及时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避免协议反悔后再行起诉。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两当法院自2022年5月起管辖陇南市一审知识产权案件。注重联调联动,和宝鸡市陈仓区法院签署了知识产权审判协作调查取证备忘录,与陇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了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工作办法。推行诉前辅助机制,诉前化解调解、撤诉23件,调撤率71.9%。

  强化法治保障,筑牢善治底线

  两当法院坚持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原则,秉承着“良法善治”的法治思维,加强对多元解纷主体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坚守公平正义底线。建立了全县创建无诉讼村特邀调解员微信群,组织参加调解业务网上集中培训6期次,举办了线下集中培训和分片培训,提高广大解纷主体的法律素质和调解能力。对委托和委派调解案件,包乡员额法官全程进行跟踪指导,确保调解协议合法有效。

  两当法院组成工作组联合清收不良贷款

  制定印发了《两当县人民法院多元化解工作规范》,对起诉到县法院的民事案件,由当事人所在地乡镇的法治指导员,主动对接属地政法委员、法官服务站联络员联合进行化解。对诉前达成调解协议不能立即履行的,引导双方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或出具调解书,赋予强制执行力。如西坡人民法庭在诉前委派调解,达成协议并司法确认10件,占比达到58.8%。对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各包片员额法官充分发挥职业优势,严格审查是否存在强迫调解、违法调解、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公序良俗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等行为。

  杨店镇夏庄村杨某来到杨店法庭,情绪激动地诉说其与邻居爆发地界纠纷,法庭干警首先安抚他的情绪。在详细了解事情原委后,会同杨店镇司法所、驻村干部深入杨某家中进行调解,镇、村干部和法庭干警通力协作,多元化解,及时化解矛盾,消除了稳定隐患,将纠纷止于未诉。

  到张家乡巡回审理案件

  对当事人不同意在诉前调解的或调解不成功的,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依法予以登记立案进入诉讼程序,快速审理。金洞乡李某在其承包地喷洒农药,邻地张某种植的玫瑰花受到损害,二人因赔偿发生争执,经乡、村两级调解达成协议,后张某反悔诉至法院。法院受理后再次调解无效,经审理认为,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且无其他无效行为,遂按照原协议予以判决,引导群众践约守信,鼓励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强化科技赋能,“云端”提速增效

  借助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努力打造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多元解纷模式,着力解决辖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外出务工人员多、知识产权案件异地管辖等诉讼难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的解纷服务,实现了“指尖”解纷“零跑腿”。

  巧用调解平台高效解纷。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快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平台的优势,集合法院的审判调解资源和多种纠纷化解途径,做好纠纷调解工作,打通线下线上多种渠道,灵活组织开展调解,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调解效率。2022年,通过在线调解平台诉前委派调解案件88件,成功率88.37%,调解平均时长6.88天,其中在线司法确认33件。

  厦门某科技公司多次通过在线法院向两当法院提交诉状,起诉陇南市多家单位侵害其知识产权,要求赔偿。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纠纷被推送到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进行调解,通过在线音视频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并及时支付赔偿款,纠纷在短时间内成功化解。

  在线调解室“掌上”调解。为了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两当法院扎实推进“一站式”建设,着力打造多元立体化解纷,建设了互联网视频调解室,法官和调解员可通过在线视频调解室向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发起远程交互,当事人仅需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微信小程序在线参与调解。通过平台在线签字功能,可实现调解笔录、调解协议的在线签字,当事人与调解员只需在手机上进行操作即可,便捷高效。

  道交纠纷化解驶上“高速路”。积极与公安机关、调解组织和保险公司沟通协调,共建联合工作机制,形成相互衔接、横向联动、线上线下一体的工作机制。对道交纠纷,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道交一体化平台先行进行调解。对于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和出具调解书的,调解员通过平台一键发起,由相应速裁团队在线办理,并督促当场履行,及时理赔,以高效、快捷减少群众诉累的方式,及时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院道交一体化平台占诉前调解纠纷的50%,成功率达到75%。

  从“坐堂办案”到“参与治理”,从“孤军作战”到“协同联动”, 从“等案上门”到“进村入户”,从“民事直说”到“法官说法”,从案件数“成倍增长”到“稳步下降”……经不懈深化诉源治理,推进多元解纷,全县诸多矛盾纠纷被化于未发、止于未诉,特别是纯民间矛盾纠纷急剧下降,“无诉讼村”占比逐年提高,无诉讼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增强,平安两当建设基础不断夯实,一个自治、法治、德治相互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正在加速形成,并产生优良的治理效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