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案件快报

网上调解少跑路 法官为民解“薪”忧

2022-03-25 09:03 来源: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

  3月22日,灵台县法院行政(综合)审判庭通过一站式多元调解平台成功化解26件涉同一被告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

  被告闫某某系陕西乾县大杨村人,在灵台县朝那镇什字村承包果园期间,雇佣赵鸣放等26名当地村民在该果园务工,一直未支付村民劳务费。2021年3月,闫某某突然不辞而别并拒接电话。2022年2月份,在灵台县人民检察院、甘肃纳容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的法律援助下,26名原告收集相关证据,于3月4日诉至本院,请求判处闫某某支付其劳务费。

  收到案件后,办案人员第一时间通过办公电话、私人手机联系闫某某,均被拒接并拉入黑名单。经了解,闫某某近期在西安某工地打工,办案人员遂向当地公安局通报了闫某某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情况,在其居住地村委会、派出所的协助下,闫某某主动联系办案法官,通过微信接收了案件的相关材料,并向法庭提交了证据。由于被告居住在疫情区,无法实地参加庭审,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参与下,承办法官与闫某某逐一对账,确认事实,运用一站式多元调解平台,成功对这一涉及26名农民工的劳务合同纠纷进行了线上调解,闫某某答应按期支付各原告的劳务费,各原告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

  本案虽然数额不大,但涉及人数较多,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案件办理过程中,法官本着听需于民、解困利民、司法为民的职责使命,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实际行动彰显为民担当,在点滴细节中传递法律温暖,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灵台县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依法审理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结,体现人民法院全力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