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心”撬动执行效能大提升
“法官,无论您多么辛苦,请抓紧执行我的案子,家里还等着这笔钱过日子呢!”清晨的甘州,玉米地里的露珠还未干透,甘州区人民法院执行事务中心门口便早已聚集了等候申请执行的群众。2024年以来,该院受理执行案件24288件,结案20844件,这背后是法院干警们用“绣花功夫”编织的司法为民答卷.......
“一站式”服务,收获群众纷纷点赞
“以前办执行业务得先跑诉讼服务中心,再去执行大厅,现在怎么都整到一起了?看着方便多了!”“原以为得折腾好几天,没想到半小时不到就全办妥了,这效率真高!”走进甘州区法院新设立的“执行事务中心”,这样的赞叹时常可以听到。
今年3月份,甘州区法院将执行立案等分散的执行事务从诉讼服务中心剥离,筹划建设了执行事务中心,整合设置执行立案、廉政监督、材料接收、案件查询等10个专业化服务窗口,以及16间涵盖调解、约谈、听证等功能的专用房间,可为群众提供执行全流程服务,现已成为连接人民群众与执行工作的“桥梁”、化解执行矛盾的“前沿阵地”,更是展示法院司法形象与公信力的“重要窗口”。
“我有一起债务纠纷需要申请强制执行,一开始还挺担心流程复杂、跑断腿,可到了执行事务中心才发现,这里的服务特别规整,一进门就有工作人员询问我的诉求,不但指引我找到了立案窗口,还耐心帮我核对材料,没一会儿就把立案手续办得差不多了。这样的执行服务特别贴心,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又让我感受到了法院办事的高效和温度,心里特别踏实。”一名来办事的当事人说道。执行事务中心日均接待群众100余人次,真正实现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执行团队合力攻坚,替张大姐“讨薪”
“我的工资拖欠好久了,家里急等着钱给孩子装修房子呢。”张大姐攥着调解协议,声音里满是焦灼与无助。这场工资“拉锯战”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去年,张大姐进入某建筑公司务工,双方约定工程结束后结清全部工资。如今工程早已完工,法院也就工资支付问题进行了调解,可却迟迟没有主动履行,无奈之下,张大姐只能向法院申请执行。
为提高执行效率,指挥中心立即调度执行一局二团队和执行二局三团队协同作战,二团队干警直奔银行,依法冻结关联公司的涉案账户,防止资金转移;三团队则赶赴建筑公司办公地点,与公司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
“暂时没资金不能成为拖欠工资的合法理由,之前我们也处理过一个类似案件,该公司不仅账户被冻结,法定代表人还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连招投标资格都受了影响。”在法官的劝导下,公司负责人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场全额支付了拖欠工资。
高效执结的背后,是法院执行机制的持续优化。据悉,该院为提升执行效率,构建执行一局、执行二局和执行指挥中心“三驾马车”并行的两局一中心”工作格局。执行指挥中心承担统筹调度、管理督办、集约服务三大职能,下设党建事务、管理与分析、执前督促等12个功能单元,各项工作均在中心集中统一办理,真正做到规范化管理、实体化运行。两局各设5个执行团队,采取1名法官综合决策,执行人员分组实施的“1+N”工作模式,执行案件平均结案时间同比缩短53.51天、审限内结案率同比上升1.12%。
为20户果农,法官变身“果汁推销员”
甘州区法院创新推出“两种路径”研判机制,每月召开质效调度会议,汇总分析“两局”办案进展,研判类案、关联案件、一人多案、长期未结案、终本清仓等信息;每季度召开信访分析会,对群众来访来信来电等问题,逐案分析原因、制定化解措施、压实化解责任,着力减存量、控增量,不断强化执行管理。
“某果汁厂拖欠20户果农15万元货款,厂长躲起来不见人,果农们为此多次信访。我们调查发现,果汁厂有一批库存果汁,但目前暂无商家愿意接手,一旦这批果汁滞销,果农们不仅拿不到钱,果汁厂也会彻底倒闭。”执行一局负责人在会上介绍道。
“不能硬来,得找个‘双赢’的办法!”分管执行工作同志当即拍板。随后,法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商务部门联系周边大型商超,以“果汁代销”的方式帮助企业回笼资金。最终,果农们顺利拿到了拖欠已久的货款,果汁厂也借助这次机会盘活了库存,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同时,该院每周二固定设置“执行局长接访日”活动,现场受理群众诉求、解答法律疑问,今年以来累计接访300余人次。靠着枝枝叶叶总关情的坚持,甘州区法院涉执信访事项大幅下降,信访化解率稳步提升,实现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替伤残的老王,设计出“生猪成长计划”
“我这腿废了没法干活,家里全靠这点赔偿撑着,可那李某就是不掏钱,我实在没辙了。”老王因一场交通事故失去劳动能力,肇事司机李某却在法院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赔偿义务。
执行干警调查中发现,李某名下有一个养猪场,价值约30万元,但猪场里有100多头生猪,直接拍卖可能导致生猪应激死亡,不利于保证其合法权益。
“这案子得慎重,既要让老王拿到赔偿,也不能浪费财产!”承办法官第一时间提交合议庭,5名法官经过3次讨论,提出由专业养殖合作社托管生猪,待育肥后再拍卖的“活体托管拍卖”方案,同时冻结李某的其他财产,保障当事人权益。方案还被提交给专业法官会议,10名资深法官补充建议,“要提前和合作社签好协议,明确养殖责任,避免出现意外。”
从合议庭合议到专业法官会议把关,再到局长、分管院领导审批,每一步都是一次查漏补缺。最终,生猪育肥后拍卖得款32万元,老王不仅拿到了28万元赔偿,还多得了1万元利息。“没想到法院这么细致,连怎么养猪都为我考虑好了”拿到赔偿款的老王红着眼眶说。
甘州区法院制定《执行案件合议庭细则(试行)》《执行专业法官会议议事细则(试行)》《执行案件阅核操作细则(试行)》等制度,推动形成了合议成为习惯,专业会加强指导,审签立为规矩,阅核强化监管的工作模式,案件质量稳步提高,执行完毕率同比上升10.78个百分点,首执终本率同比下降30.29个百分点。
深夜的警笛声中,6万元货款“完璧归赵”
“法官同志,欠我货款的张某刚回家,赶快过来!”深夜,北街商户刘先生拨通了执行“110”电话。挂断电话后,执行干警迅速集结,15分钟便赶赴现场,在张某家中将其找到并带回法院。原来,张某拖欠刘某6万元货款,一直在外地逃避执行,当晚,刘先生偶然发现张某回家,立刻想到了法院的执行“110”。经执行法官耐心劝说,张某联系家人凑齐了货款。凌晨2点,刘先生拿到钱时激动地说,“执行‘110’果真名不虚传,我的钱终于要回来了!”
为最大限度调动申请执行人和全社会参与配合执行的意识,甘州区法院建立执行“110”应急出警工作机制,向全社会公布应急值班电话,24小时排班值守,解决查人找物难题。该机制建立以来,累计应急出警875次,执结案件162件,实际执行到位资金845.66余万元,司法拘留164人。
“银发调解团”用温情化解783起纠纷
个体户赵某的判决刚下来,执前督促团队法官便主动上门调解,“你现在资金紧张,咱们可以和供货商商量分期付,要是等法院强制执行,不仅要多花钱,还影响你的生意信誉。”赵某询问完相关细节后,当天就和供货商达成和解并约定每月定期还款。
为加强执源治理,甘州区法院专门返聘了4名具有丰富执行工作经验且责任心强的退休法官,组成执前督促团队,通过执前调解、风险告知、判后督促等方式,引导督促当事人在执行立案前主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这样的场景,是他们的日常。至目前,4名银发法官执前督促履行结案783件,其中履行完毕结案278件,达成和解505件,自动履行率同比提升3.72%。
法庭直接执行,“零距离”司法暖民心
“我们现在推行法庭直接执行机制,您要是遇到当事人不主动履行的情况,可以直接在法庭申请强制执行,不用来回跑腿耽误时间。”送达时,法官向胜诉的李某叮嘱道。
为保障群众胜诉权益,甘州区法院落实人民法庭“调、立、审、执、访、研”一体化运行制度,出台《基层人民法庭执行工作规定(试行)》,将执行环节前移至基层法庭,打破以往“胜诉后需往返法院申请执行”的壁垒,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执行相关业务,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该机制运行以来,6个法庭共受理执行案件2615件,办案数占全院23.29%,执行质效显著提升。
在甘州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总能看到执行干警忙碌的身影,他们用一次次高效的执行、一个个暖心的举措,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司法的温度温暖了万千群众的心。
- 2025-09-18和政县人民法院:灵活执行解“两难” 助力企业获“新生”
- 2025-09-18临泽县法院:零距离倾听企业诉求 面对面化解营商难题
- 2025-09-18徽县法院高效调解+现场履行 实质解纷“一步到位”
- 2025-09-18直播预告|“陇原风暴2025”直击执行现场-武威天祝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