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拒付”到“秒还” 两当法院拘留威慑促高效执行
“别拘留我,我马上还钱……”
9月10日,两当法院充分发挥司法拘留强制威慑,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顺利执结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一纸判决难执行 申请执行寻希望
事情要从一起普通却关乎当事人切身利益的买卖合同纠纷说起。2025年3月,段某与马某签订了一份黄豆买卖合同,约定由马某向段某供应一批价值16万元的黄豆。马某按约履行了供货义务,段某支付了9万元货款后,却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迟迟未支付剩余7万元货款。多次协商无果后,马某无奈之下将段某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查明,依法判决段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马某货款7万元及逾期利息,并支付因诉讼产生的律师费、保全费、保函保险费7580.27元。然而,判决生效后,段某依旧无视法律权威,拒不履行义务。眼看胜诉判决沦为“法律白条”,2025年8月,马某向两当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多举措 被执行人躲猫猫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迅速向被执行人段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法律文书,明确告知其需履行的义务、期限,以及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同时要求其如实申报名下财产。但段某收到文书后,不仅未主动履行,反而玩起了“躲猫猫”,执行法官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她,要么无人接听,要么接通后以“在外办事”“暂时没钱”为由敷衍挂断;法院依法传唤其到院接受调查,他更是找各种借口推脱,始终拒不到场,摆出一副“你找不着我、我就不用还”的逃避姿态。
为了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法官立即启动财产调查程序。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段某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网络资金等财产信息进行全面查询,却发现其名下无银行存款,且无房产、车辆等可供执行的大额财产,案件执行一度陷入“人难找、财难寻”的困境。但执行法官并未就此放弃,一方面持续通过网络查控系统监控段某的财产变动情况,另一方面积极与申请执行人沟通,了解段某的社会关系、日常活动区域、经营往来等信息,一点点拼凑段某的行踪轨迹,为后续执行寻找突破口。
申请拘留强震慑 被执行人终履行
时间一天天过去,案件执行毫无进展,申请执行人的情绪也愈发焦急,多次向法官表达担忧:“法官,他要是一直躲着不露面,这钱是不是就真的要不回来了?”。面对马某的焦虑,执行法官一边安抚其情绪,告知案件进展情况,一边更加坚定了“必须找到段某、推动案件执结”的决心。2025年8月20日,申请执行人向法院提交了司法拘留申请书,恳请法院对拒不履行、逃避执行的段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以强制手段督促其履行义务。
执行法官收到申请书后,立即对案件情况进行再次审查,认为段某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通过“躲猫猫”的方式逃避执行,其行为已符合司法拘留的法定条件。为了确保拘留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执行法官通过前期掌握的线索,经过蹲点守候、多方打听,在2025年9月10日,执行法官终于将段某在宝鸡市成功控制,并依法将其带回法院。
面对执行法官的询问,段某起初仍抱有侥幸心理,反复强调“自己确实没钱,不是故意不还”,试图以“无履行能力”为由蒙混过关。执行法官向其释明了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并告知其若仍不履行义务,将面临司法拘留十五日的处罚,甚至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法官的耐心释法和法律威严的震慑下,段某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随后,段某主动联系购货方,筹集案款。当天中午,段某便将7万元货款、逾期利息及诉讼产生的其他费用共计79033.40元足额支付给马某,并将执行费1064.11元转入法院账户。至此,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执行攻坚不停步 司法为民显担当
近年来,两当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解决“执行难”作为维护司法权威、保障群众权益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执行力度,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违法行为,从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到依法采取司法拘留、追究刑事责任,每一项举措都直指“执行痛点”,让“老赖”无处遁形。
此次案件的顺利执结,不仅为申请执行人挽回了经济损失,更体现了司法拘留等强制执行手段在破解“执行难”中的关键作用,它既是对拒不履行义务者的有力震慑,也是对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坚实保障。下一步,两当法院将继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不断创新执行举措、优化执行流程,用更精准、更有力的执行行动,让每一份生效判决都能得到兑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2025-09-19高台法院:因案施策巧调和 “活牛变现”打破执行僵局
- 2025-09-17一场执行直播748万人在线见证 “陇原风暴2025”走进临夏州和政县
- 2025-09-17太子山下“风暴”起 和政金秋奏法音
- 2025-09-12视频|“陇原风暴2025”走进甘南州卓尼县人民法院:法理温情护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