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法院要闻

定西中院聚焦“五个坚持” 创新打造“执破融合”新模式

2025-04-16 14:46 来源:定西中院

  近年来,定西法院立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探索“执破融合”机制,通过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的高效衔接,打破程序壁垒,实现“僵尸企业”快速出清、困境企业有效挽救,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近日,定西两级法院快速审结7件“执转破”案件,出清终本案件62件,将执行程序的强制功能与破产程序的清算功能交互叠加、充分释放,为市场主体清出提供助力和保障。

  坚持精准识别:

  建立“执转破”案件筛查分流机制

  定西法院以“终本清仓”行动为切入点,建立“三维度”案件筛选标准:(一)数据化排摸:依托执行办案系统,对终本库案件和在执案件进行动态扫描,重点筛查涉及中小微企业、有存续价值资产的案件,建立“执转破”潜力案件清单。(二)多方位评估:组建由执行法官、破产审判团队、管理人组成的评估小组,从企业资产负债、市场前景、社会影响等维度进行综合研判,确保筛选出“移得出、立得上、破得了”的优质案件。(三)分类施策:对无挽救价值的企业,依法启动破产清算程序快速出清;对有重整可能的危困企业,通过预重整、破产和解等程序实现“破产不停产”,最大限度保留企业核心价值。如某水电企业清算案中,法院创新采用“管理人监督下经营”模式,在保障发电机组正常运转的同时完成债务清理,最终实现设备升级和员工全员安置,推动企业“破茧重生”。

  坚持信息共享:

  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定西法院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动执行与破产程序数据互通、资源共享,打破部门协作壁垒。在办理执破融合案件中,借助执行查控系统,精准查找企业财产,共享“总对总”财产调查结果,将执行查控的财产信息、债权债务关系直接对接破产程序,避免重复调查,降低司法成本,缩短资产处置周期,最大限度缩短破产案件审理期限,加速“僵尸企业”快速出清。

  坚持守正创新:

  灵活改进管理人选任模式

  灵活的破产管理人选任模式是对传统单一选任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旨在更好地适应不同破产案件的特点和需求,提高破产程序的公正和效率。结合“执转破”案件审理实际,采取每2个“执转破”案件为一组指定同一管理人,尤其对无产可破的案件优先选任承诺放弃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时,提升了破产审判质效。

  坚持科技赋能:

  创新技术应用提升司法效能

  深化科技应用,积极推进司法服务网络化机制,实现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人之间的数据共享,同时推进线上庭审会议系统常态化应用等功能,召开远程债权人会议和线上破产重整听证,债权人可通过电子设备实时提问、发表意见并进行表决,提高债权人参与度与决策效率,节约相关主体参与破产程序成本。

  坚持协调联动:

  构建执破融合工作府院协同机制

  定西法院以府院联动机制为核心,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导、社会协同”的治理格局,先后出台《定西市建立企业破产“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等多项制度,与24家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税务处理、信用修复、职工安置、不动产容缺登记、协同处置资产等多项协作事项,一体推进破产案件办理。如某药业公司负债28亿元预重整案中,法院联合政府组建工作专班,通过竞争选任管理人、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选任投资人等机制,实现药品批号保留、职工全员安置、债务重组“三赢”。

  定西法院通过“执破融合”机制,实现了执行与破产程序的优势互补,既破解了执行难问题,又释放了“僵尸企业”资产,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未来,定西法院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推动“执破融合”从个案实践向系统治理升级,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护航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