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执行动态

既“审结”又“执结” 助力纠纷一次化解

2024-12-31 17:03 来源: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法院

  “感谢法院为我们解决了这件麻烦事儿,我们可以安心回家过年了。”双方当事人拿到民事调解书后,激动地对法官连连感谢。

  案情回顾

  2021年5月,陈某受李某雇佣在新疆某矿业公司从事设备安装工作,在一次施工过程中,陈某意外受伤,经鉴定为六级伤残。陈某住院治疗期间,李某先行垫付了医疗费、护理费等相关费用,陈某将李某诉至法院,案件经新疆两级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判令李某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现李某认为已超额向陈某支付了医疗费、护理费及误工费,要求陈某返还超付的费用遭拒,遂诉至法院。

  首次开庭时,双方均未核实转账的具体数额,导致案件关键事实不清,案件审理陷入一度困境,法官果断给予双方一定期限核对往来账目,以确保庭审能够准确查明事实真相。第二次开庭,在充分了解案件事实与双方分歧后,法官认为,双方对原告李某超额支付的总金额无异议,但在某些具体数额上存在分歧,尽管争议不大,却也让案件陷入僵局,为秉持高效、便民、和谐的司法理念,法官积极介入调解,仔细梳理双方提供的费用明细及转账记录,针对争议数额耐心地与双方沟通,从法律法规到人情常理,一一剖析。双方最终放下分歧,达成和解,被告陈某向原告李某返还超额支付的40952元;考虑到被告六级伤残,且仍在医院住院治疗,无力返还上述款项,最终商定被告应给付给原告的案件款直接从新疆某法院民事判决书确定的执行案件款中予以折抵。

  这起案件的实质性化解,正是窑街法庭对“审执一体”的生动践行,对双方当事人而言,不仅快速解决了矛盾纠纷,避免了漫长的诉讼过程带来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又解决了被告因身体残疾无履行能力的困扰,彰显了法院在司法工作中处理跨区域不同类型案件的灵活性与人文关怀,向社会传递了司法正能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