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执行故事

三千万元诉前调 为企发展注活力

2024-05-23 09:03 来源:陇南市武都区人民法院

  “谢谢咱们区法院的调解,让我们公司能喘口气度过这次危机,相信随着市场的慢慢复苏,我们公司会越来越好……”近日,武都区人民法院陈谢娃调解员成功调解了一起案涉标的达3000余万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切实将“法治是最好的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2020年,被告陇南市某公司因资金周转需要,向某银行申请贷款,借款合计2500万元,另有一公司及4名保证人为前述借款提供连带保证责任。银行发放贷款初期,被告陇南市某公司尚能按期还款,后因经营困难等因素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归还银行贷款,各担保人也未履行担保责任。后某银行将本案债权转让给原告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告受让该债权后遂诉至武都区人民法院,要求被告偿还本金仅、利息、罚息、承担担保责任等诉请。

  案件受理后,立案庭法官发现该案涉案金额虽较大,但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且事关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营商环境的稳定,如果能够诉前化解,既能为双方当事人节约时间,降低诉讼成本,又能够最大限度缓和矛盾。为了妥善解决纠纷、保护企业发展,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遂将本案委派给陈谢娃调解员处。

  调解员在了解完案件情况后随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借款人及担保人均对违约事实无异议且表达了强烈的还款意愿,但迫于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希望银行给予展期,双方协商制定分期还款方案。调解员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平衡各方利益,考虑到借款人的实际运营情况,为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权益,避免案涉企业因账户冻结、不动产查封影响正常生产经营,调解员全面分析利弊,积极引导,原告同意暂缓保全措施。

  为尽快推进案件办理,案件调解期间,调解员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与当事双方进行沟通,促成原告在利息支付等方面作出调整,给予借款人一定的展期,以分期还款的方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避免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同时引导被告积极筹措资金,出具可行的还款方案,争取早日还款,妥善解决矛盾,力争促成双方友好协商尽快化解纠纷。通过多次组织诉前调解,对还款方案数次进行协商修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原告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自愿延缓还款期限,被告陇南市某公司承诺按期偿还借款金额,至此,一起涉诉金额3000余万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在诉前得到圆满化解。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武都区人民法院始终秉持“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法治护航,在审判执行、诉前调解、涉企服务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多点发力打好矛盾纠纷前端化解组合拳,为推进基层治理和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注入新活力,以更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实司法服务举措为辖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