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执行动态

从被执行人的内心独白看法院的强制执行

2025-11-14 11:13 来源:山丹县人民法院

  我叫龙某,是一名法院被执行人,常年在西藏务工,这几天工程结束了我回到山丹老家, 为了防止法院的人在家里找到我,我便寄宿在亲戚家里,心想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打破清晨的寂静,我从睡梦中惊醒,我想大早上的能是谁呢?但肯定不是法院的人,毕竟我这么“安全”。当我一边揉着眼睛一边打开防盗门后,我彻底傻眼了,门外是身着制服的3名执行干警。

  我总以为,欠张某、王某等人的9万余元借款,只要我“装穷”“失联”,就能不了了之。生意亏了钱,我没勇气面对,更心存侥幸:法院案子那么多,未必会盯着我不放。于是,我换了手机号、外出西藏务工,拉黑了张某、王某等人和法院干警的所有联系方式,甚至跟朋友调侃“欠账是本事,能躲是能耐”。

  被法警带上警车时,起初我还在硬撑,反复强调“我真的没钱,你们抓我也没用”。我以为,只要我拒不配合,执行干警就会束手无策。可一路上,执行干警没有厉声呵斥,只是平静地说:“你逃避的这两年,王某因身体原因,四处借钱看病。”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心上,愧疚感瞬间涌上心头,但很快又被“我也没办法”的借口掩盖。

  警车停在了法院大门前,执行干警带着我通过安检闸机,法警对我进行了细致的检查,我第一次感觉到了法院的庄严。我被带到了约谈室,执行法官和我讲了一堆话,我压根就没听进去,我只听到法官说我未按期申报财产属于违法行为。但我没当回事,我明确告诉执行法官我没钱。为了探探法院的手段,我给法官说我饿了,于是法院就联系我妻子给我做了面送过来,我吃着面,想着法院执行还真是善意文明呀。

  吃饱喝足之后,执行法官过来看我,问我案款是否履行?我以为下班了,我能回家了。就坚定地告诉法官我真的没钱。没想到执行法官立马给我宣读了拘留决定书:“因你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财产情况,现依法对你司法拘留15日”,当冰冷的手铐戴到我的手上时我才彻底慌了。原来,逃避执行不是“小事”,而是会失去自由的“大事”;原来,法院的强制执行不是“走过场”,而是真的会为了守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拼尽全力。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侥幸和逃避,不仅伤害了申请人,也即将毁掉自己的人生——一旦被拘留,我的信用记录会终身受损,甚至影响孩子以后的升学、就业。

  警车在去往拘留所的路上飞驰。“法官,我错了!我现在就联系家人凑钱,求你们别送我进去!”我声音发颤地拨通了妻子的电话,语无伦次地让她赶紧筹钱。电话里,妻子又气又急,我却不敢抬头看干警的眼睛,满心都是懊悔和自责。我终于明白,之前的“侥幸”有多可笑,自己的行为有多自私。

  一个多小时后,妻子发来“转账成功”的截图,9万元足额转入了法院执行专户。我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那一刻,我没有了被“逼债”的怨恨,只有满满的释然——压在心里两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更重要的是,我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我真挚地向执行干警道歉并为我的行为真心悔过,当场向法院干警书写了悔过书。干警为我办理了解除拘留手续,还耐心地跟我讲解了信用修复的流程,叮嘱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逃避责任,主动履行义务才是正道”。拘留所门前,月光照在身上,我突然觉得无比轻松。这场强制执行,没有成为我人生的“污点”,反而成了一堂深刻的法治课,让我彻底摒弃了侥幸心理,懂得了法律的威严和责任的重量。

  现在,我每天起早贪黑,努力赚钱,不仅还清了其他小额债务,还主动把自己的经历讲给身边的朋友听:“别学我,欠账不还、逃避执行,最后只会害了自己。法院的强制执行,看似‘无情’,实则‘有情’--它不仅守护了别人的合法权益,也让我及时醒悟,重新走上了正途。”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