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法院要闻

司法建议“靶向发力” 银行回函“落地有声”

2025-10-14 09:43 来源:高台法院

  “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延伸审判职能、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近日,高台县人民法院针对借款人相关保险合同类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向金融机构发出司法建议书,有效堵塞风险漏洞,体现了司法护航辖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坚实担当。

  类案洞察

  高台法院在处理借款人意外保险合同案件的过程中发现,银行在代办保险业务时未向投保人告知保险范围、如实告知事项和免赔情形,投保人、被保险人不知道报险的正确流程,导致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拒赔。同时,银行放弃或转让保险权益,会导致纠纷发生的早期阶段保险公司未能充分介入,无法将矛盾有效化解在诉前,致使一些本可协商解决的问题进入司法程序,既耗费了司法资源,也增加了金融债权风险和银行、客户的维权成本。

  司法破题

  高台法院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向有关银行发出具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建议从规范保险代办的标准化流程入手,希望银行强化源头风险防控,全面说明保险内容、理赔流程,完善交付手续,同时对办理过程进行音视频留存,固定关键环节证据,确保保险事故发生后,能够平衡好风险防控与客户体验。在纠纷解决机制方面,谨慎放弃或转让银行作为受益人的保险权益,细化保险权益转让的具体事项,如证据移转、诉讼费用、理赔款用途和交付方式等,避免因不当权益处置引发的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信贷资产安全。

  成效显现

  相关银行在收到司法建议后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分析,对作业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在规范保险代办流程方面,将代理保险业务新一代双录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对接,通过科技赋能,优化完善操作系统,全面提升代理保险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在客户准入环节,加大监控力度,丰富预警指标,借助智能风控系统完善预警规则,建立常态化的督导与审计检查机制。在保险权益转让方面,重点做好证据的收集保存,充分告知借款人即第一受益人的权益,切实避免因不当权益处置而引发的风险。

  法院与银行“双向奔赴”,通过制度补缺、技术赋能、理念升级,推动金融行业从“风险应对”转向“风险预防”。下一步,高台法院将继续以“如我在诉”情怀,携手金融机构织密风险防控网,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彰显司法担当,为营造和谐稳定的金融发展环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