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110”火速出击 巧妙化解陈年积案
“叮铃铃……”
某日下午临近下班时分,甘州法院“执行110”的电话骤然响起:“法官,我是李某某!我找到被执行人王某了!他现在就在高铁站旁的某某茶府,你们能赶快过来吗?”
经核实,对方确系逃避执行数年的被执行人王某。于是,执行干警立即警觉起来,火速赶往现场,仅用十分钟便成功将王某传唤至法院。
2011年,王某驾驶货车与李某发生剐蹭,致其腿骨骨折,构成十级伤残。当时保险公司已在交强险范围内全额赔付,王某承担了不足部分。2021年,李某因腿部剧痛再度就医,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面临截肢。其家属认为这与十年前的交通事故直接相关,遂诉至法院。经审理,判决王某赔偿李某各项损失共计29万余元。
但当时,王某却坚称李某的股骨头坏死与十年前的事故无关,而是其早年在家干活时摔伤所致,先后提起上诉和申诉,但均被维持原判。面对生效判决,王某仍拒不履行,李某遂于2022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首次执行过程中,双方虽达成每月支付500元的和解协议,但王某始终未按约履行,并在之后失联。因被执行人长期下落不明,法院依法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直至执行申请人李某偶然发现王某行踪,案件才迎来关键转机。
此次茶馆相遇,双方情绪激动。李某认定王某完全具备履行能力,要求其尽快还清欠款;而王某只愿继续按月支付500元,并要求李某撤销执行、解除强制措施。鉴于王某态度强硬、拒不配合,法院依法决定对其采取司法拘留。
然而,就在送拘前夕,王某接到家人来电:“孙子快出生了,赶紧来医院!” 公放电话声里透着期盼、喜悦而焦急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僵局。
于是,执行法官敏锐抓住这一情感契机,立即分头与双方进行背靠背沟通。一方面向王某阐明履行生效判决是其法律义务,并以“新生命到来”引导其主动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向李某说明情况,劝导双方互谅互让。经过两小时耐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王某当日支付5万元,十日内再付10万元;李某自愿放弃剩余14万余元并撤回执行申请。十日之后,王某如约付清款项,这起跨越十余年的纠纷得以彻底化解。
自“执行110”机制推出以来,甘州法院已通过该机制成功处理执行线索968起,成功拘传拘留被执行人186人,执行到位金额932.45万元,执行效率和效果显著提升,成为了破解“人难找、财难寻”难题的一把“利剑”,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信任。
- 2025-10-14锦旗熠熠映初心!肃北县法院高效执结案获赠锦旗,司法为民显担当
- 2025-09-30社交媒体寻“老赖”!民乐县法院高效执结劳务纠纷案,为农民工追回欠薪
- 2025-09-30失踪隐形逃避责任 打击拒执当仁不让
- 2025-09-28千里之行亮利剑 司法助企解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