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法院要闻

庄浪:法庭里来了人大代表,9位村民的纠纷半日化解

2025-09-05 11:13 来源:庄浪县人民法院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法官讲法透彻,人大代表说理暖心,我们服!”近日,随着5名原告与4名被告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这起牵扯9名当事人的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在庄浪县法院良邑人民法庭法官与人大代表调解员的联手推动下,仅用半天时间便画上了圆满句号。

  案件受理后,法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脉络。由于涉及多名当事人,责任划分、赔偿金额等问题成了争议焦点。法官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双方逐一解读法律边界:明确接受劳务一方的安全保障义务,厘清提供劳务者自身是否存在过错,让每一方都清楚“法律上的秤”如何称量责任。

  在单独沟通环节,法官针对原告提出的赔偿诉求,逐项分析其合理性与法律依据;对被告担心的“责任过重”问题,结合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客观阐释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专业的法律解读,让原本各执一词的双方逐渐回归理性,为后续调解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熟悉当地社情民意的“身边人”,人大代表调解员李胜利则发挥了独特的桥梁作用。他深知这类纠纷中,当事人往往不仅有利益诉求冲突,更有情绪上的对立。调解中,他避开“冷冰冰”的法条宣讲,转而从乡情、事理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拉近距离。

  “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真闹到法庭上,费时费力不说,情分也伤了。”李胜利的话语,既点出了双方的现实处境,也触动了彼此的共情之处。他还结合类似案例的处理结果,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让当事人意识到“和解”才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式。

  法官的“法理标尺”与人大代表的“情理纽带”形成合力,让这场原本可能陷入僵局的调解顺利推进。从中午的剑拔弩张,到晚上的握手言和,9名当事人最终就赔偿金额、支付方式等达成一致,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

  此次联动调解,不仅是良邑法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更是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化解基层矛盾的鲜活实践。今后,庄浪法院将继续深化“人大代表+法院”的多元解纷模式,为更多群众提供高效、暖心的纠纷解决途径,让公平正义以更便捷的方式抵达每一个人身边。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