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外甥对簿公堂 法院调解弥合亲情裂痕
7月15日,玉门法院成功调解一起特殊的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让剑拔弩张的亲属关系在法理与情理的交融中重回和睦。
这起案件的特殊之处在于:原告是被告的舅舅、舅妈,逝者小刘(化名)是他们的儿子。小刘毕业后没找到合适工作,舅舅舅妈想着“自家孩子互相帮衬”,便让他跟着被告学做生意,谁知小刘却在送货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离世。原告在向侵权人及保险公司获赔后,又以儿子是为被告提供劳务时身亡为由,将外甥诉至法院,索赔35万元。
庭审过程中,原告因丧子之痛情绪激动,主张小刘系为被告提供劳务时身亡,对方应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表示对表弟离世深感痛惜,但由于经营压力,难以承担35万元索赔。承办法官在听取双方陈述后,敏锐地察觉到案件背后深厚的家庭情感纽带,且被告在事故发生后已展现出积极的赔偿意愿,只是对于赔偿金额存在分歧,决定采取调解的方式处理此案。承办法官耐心地向双方释明法律规定,同时从“修复亲情”入手,强调“赢了官司输了亲情”的遗憾,劝导双方换位思考,让双方意识到:亲人的离世已是最大的损失,不应再让纠纷成为亲情的裂痕。在法庭的耐心调解下,双方自愿达成协议,一场可能反目的亲属纠纷,在亲情的羁绊中得以化解。
“亲属之间的纠纷往往裹挟着复杂的情感与利益纠葛,司法不仅要做是非曲直的裁决者,更要做亲情纽带的守护者,才能让正义既写在判决书中,也暖在当事人心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为社会和谐筑牢根基。”承办法官如是说。
- 2025-07-18甘肃2女子耍赖不还钱,分别被拘传、拘留
- 2025-07-11拘留所门前的和解:司法拘留促八年借款纠纷圆满化解
- 2025-07-11徽县法院“释法明理”解纠纷,“案结事了”暖人心
- 2025-07-11甘肃肃南县法院:“摆摊”讲解拒执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