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法院:“立审执”一体化机制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感谢法官的辛苦付出,没想到这么快拿到了案件款!”近日,渭源县某商品混凝土公司负责人张某某将一面“司法为营商护航 明镜为企业解忧”的锦旗送到渭源法院会川法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起标的额达359万元的买卖合同纠纷,从一审、二审到执行,渭源法院会川法庭成功运用“立审执”一体化机制,助推立案、审判、执行等各环节有机融合和高效协同。

案情回顾:百万货款“僵局待破”。2022年,原告渭源县某商品混凝土公司与被告赵某某口头达成混凝土供应协议后开始向被告赵某某供应商品混凝土,后补签《销售合同》。供货完成后,被告赵某某拖欠原告渭源县某商品混凝土公司货款359万余元未支付,遂产生纠纷,在双方当事人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原告依法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创新机制:调立审执“全链提速”。案件受理后,渭源法院会川法庭迅速启动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一是先行调解解纷争。首先在法官指导下,特邀调解员第一时间组织双方当事人先行调解,虽因违约金分歧较大调解未果,但固定了无争议事实,为后续案件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及时立案不拖延。会川法庭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在调解未果后快速立案,坚决杜绝“久调不决”,及时完成分案、送达诉状副本等。三是专业审判提质效。该案经会川法庭一审判决后,被告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维持了一审判决。“一审快调快判+二审高效审结+执源无缝对接”全链条处理模式,缩短了案件办理周期,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四是判后答疑促履行。二审宣判后,会川法庭办案法官主动开展判后答疑,督促被告积极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避免程序空转。五是刚柔并济促执行。督促履行无果后,原告向渭源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渭源法院会川法庭对该涉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查控、优先处置”,执行立案当日即完成网络查控,冻结被告相关账户,形成执行高压态势。执行法官在采取强制措施的同时,积极向被执行人释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将面临的法律后果,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最终,在不到三个月时间便将一起标的额达359万余元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全部执行到位。
工作成效:加速兑现“胜诉权益”。“立审执”一体化办案机制是渭源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又一创新举措,极大简化了流程,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各方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让当事人司法获得感更足、更好。今年以来,渭源法院通过该机制在立案阶段通过“先行调解”“以保促调”等方式化解涉企纠纷109件,督促履行到位金额125万余元;审判阶段通过“判后答疑”“判后督促”等方式已督促履行完毕各类涉企纠纷86件,履行到位金额高达486万余元;判后通过“执前督促”“强制执行”等执行完毕各类涉企纠纷233件,履行到位金额高达7979万余元。
下一步,渭源法院将继续秉承能动履职理念,以“立审执”全流程协调配合为着力点,建立和完善立案、审判、执行等工作协调配合机制,树立“立审执”一体化办案理念,开展“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做实“判后答疑”“执前督促”等,能动增强当事人的履约能力,及时告知义务人不及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可能面临的不利法律后果,将执行工作前置于立案、审判阶段,形成“在立案阶段考虑执行、审判阶段兼顾执行、执行阶段清除障碍”的工作模式,加强规范终本,切实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最大限度实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 2025-07-08“法院+综治中心”:解纷止争“加速度”,基层治理“新枫景”
- 2025-07-03灵台法院:“党旗红”引领“法徽红”
- 2025-07-02武威古浪法院:以司法实举措 助力优化营商大环境
- 2025-07-02甘肃镇原县法院:巡回审理侵权纠纷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