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薪莫冲动,小心“维权变违法”
近期,玉门市人民法院连续审结多起因讨薪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被告人均为维护自身合法劳动报酬,却因冲动行事,选择了错误的维权方式,不仅因触犯法律需承担刑事责任,同时面临赔偿被害人损失的后果。这些“维权变违法”的真实案例,为所有劳动者敲响了警钟——讨薪维权要理性,法律途径才是正途。
冲动维权代价惨重:讨薪不成反成“被告人”
案件中,被告人都是在结束务工后,遭遇雇主拖欠薪资,在长期催要工资未果的情况下,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劳务纠纷维权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在多次协商无果后“急火攻心”,实施了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违法行为,想要以此进行打击报复、威慑对方立即支付工资。但结果显而易见:如此过激的犯罪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官支招:三步搞定合法讨薪
在法治社会,任何诉求的表达和权益的维护都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讨薪是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但采取暴力、伤害他人的方式不仅无法实现维权目的,还会让自己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沼,付出沉重代价。
面对欠薪无需恐慌,掌握以下维权“三步法”更有效:
1.留证据!维权全靠“凭证说话”。保存好劳动合同、工资转账记录、考勤表、工作群聊天记录等,哪怕没有书面合同,微信语音、电话录音、工牌照片等都能作为证据。
2.分步骤!从协商到投诉再到仲裁。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尝试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若协商不成,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处理;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别担心!困难职工有“法律援手”
对于生活困难的劳动者,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将指派律师为其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法院提醒:双向守护和谐用工环境
玉门市人民法院提醒广大劳动者,维权之路千万条,合法理性第一条。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务必保持冷静和理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呼吁用工单位和个人要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当前,玉门市人民法院已开通劳务纠纷案件“绿色通道”,对欠薪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记住:用拳头讨薪,换来的可能是铁窗;靠法律维权,才能真正守住血汗钱!
- 2025-07-02白银会宁法院:倾力执行不言弃 陈年旧债终化解
- 2025-07-02拒不履行?陇南成县法院拘留1名“老赖”
- 2025-06-30三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 2025-06-25跨越三千公里的致谢:一面锦旗见证司法守护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