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法院要闻

武威凉州区法院:“土地法庭”成功化解涉35户1200亩土地纠纷案

2023-04-24 09:11 来源: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

  今年以来,凉州区法院清源法庭针对辖区内土地纠纷较多的实际,以打造“土地法庭”为抓手,积极践行“123456”工作模式,走村入户,释法说理,耐心调处,取得了积极成效。

  “大家不要吵了,你们的诉求和心情我们都能理解,但争吵解决不了问题,希望大家都能相互理解,互相让一步,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商量解决对策,避免土地搁置荒废、尽快能够进行春耕.......”这是近日发生在田间地头的一幕。清源法庭工作人员主动创稳,深入纠纷所涉地块,成功化解两起涉35户村民、1200亩土地、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有力护航春耕备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2022年3月,凉州区吴家井镇某村某组组长与承包人李某签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承包期三年,李某流转该组1200亩土地用于种植农作物。2023年2月该组村民以“村民组长与李某签定了一年的承包期,对土地流转了三年的事并不知情”为由起诉要求解除土地流转合同,并阻挠承包人耕种涉案土地,同时承包人李某以排除妨害为由起诉要求村民停止侵害,继续履行合同耕种土地。

  该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涉案金额大,涉案农户众多,又正值春耕时节,当即开辟“绿色通道”,立即联系村委会,召集涉案村民全部到场,多方调查了解情况,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争议焦点问题并认真记录。看到法官很耐心的倾听他们的诉说,双方当事人都冷静下来,表示愿意接受调解。承办法官随即让该组村民选定村民代表,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在充分听取了双方意见诉求后,承办法官与村委会人员制定化解策略,并联合镇村人员围绕问题焦点,开展不间断的释法析理,引导双方互相考虑对方的难处,共促矛盾纠纷协同化解。

  在法庭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经4个多小时悉心调解、互相协商,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和解意见,村民小组也与承包人李某重新签定了两年的土地承包合同。至此,该两起涉35户村民1200亩土地承包纠纷案件以撤诉方式结案,纠纷在进入诉讼阶段后在最短时间内得以圆满化解。

  近年来,凉州区法院清源法庭充分发挥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优势,依托“府院联动”“123456”等工作模式,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强化与当地各部门协同配合,助推了基层社会治理。下一步,清源法庭将把“三抓三促”行动与主动创稳、“铸忠诚警魂”活动一体推进,认真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主动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坚持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多措并举调处纠纷,努力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促进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就地化解,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