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岷县人民法院推行“法官进网格、院长包片”助推诉源治理工作经验做法
近年来,岷县法院始终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司法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多元解纷模式,推行“法官进网格、院长包片”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助推诉源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解纷需求,实现人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更加畅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更有效的目标。为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应有的法治力量。
推行背景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岷县人民法院作为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根据县委和上级法院的要求,主动作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在基层社会治理当中有效发挥职能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岷县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逐年递增,2019年受理案件总数7689件,同比上升5.78%,2020年受理8263件,同比上升7.46%,2021年受理10827件,同比上升31%,尤其是大量民事纠纷增加并涌入司法机关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较多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司法程序性要求,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案件的快速增长,导致法院干警长期超负荷工作,个别案件审理期限较长,导致群众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维护。为有效防范及时调处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消除不安定因素,以及有效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提升司法质效,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更好保障群众合法权益。2022年,岷县法院多次组织召开大讨论暨诉源治理工作座谈会,从诉源治理的“内源”和“外源”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推行“法官进网格、院长包片”诉源治理机制。之后法院领导多次走访乡镇、村、社区、综治中心、法庭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听取意见建议后,确定了推行“法官进网格”的诉源治理工作方案并召开启动会,决定全面推行“法官进网格、院长包片”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将法官力量与基层调解组织力量深度融合,实现一体化运作和一盘棋管理,将村、社区的“熟人”机制与法院的“专业”知识相互补充,做到协商攻坚、分工不分家,促进矛盾在源头化解。
经验做法
(一)以“一站式”为基,推行诉源治理新举措。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的决策部署,建立起多元化解、诉前联动、分调裁审等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了《立案调解制度》《诉调对接规范》《在线调解工作规范》《繁简分流标准》《速裁案件审限规则》《社会第三方参与化解机制工作办法》《“法官进网格”诉源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与公安、信访、税务、市场监督、村居社区、行业协会、工商业联合会、人社、律所等部门、组织建立了诉调对接机制,陆续引入调解组织81家,人民调解员93名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出台了《关于在全县推行矛盾纠纷化解“1+N”工作法的意见》,向18个乡镇和42家平安建设成员单位印发《岷县人民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细则》。推动诉源治理纳入平安岷县建设考评体系,以诉调对接为载体,以“无讼”创建、和谐共建、参与网络化社会治理为抓手,推动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实质化解,形成党委主抓、法院推动的“一盘棋”大格局。
(二)以调为主,精准融入诉源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司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依托乡镇综治中心,建立“一中心一庭两所”的基层纠纷化解格局,并在法院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律师调解工作室、家事纠纷调解室等特色调解室。在县综治中心派驻了一名员额法官进行诉前调解,在县人社局设立了保护农民工权益法官工作室。聘任了一名退休法官,协调妇联、律所进驻诉讼服务中心,共同参与诉前调解。强化问题意识,以承担的全省法院司法研究课题《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及案件繁简分流与分配机制研究》为导向,组建涵盖六个基层法庭的十个速裁团队,设置程序分流员,采取人工+智能和“三级繁简分流”的方式对案件进行精准分流,实现分流、调解、速裁、快审有机衔接,形成“简案速裁、难案精审”的工作格局,高效运转审判资源。网格法官、包片院长主动加强与乡镇、村、社区调解组织的沟通联系,组织排查摸底网格内的矛盾纠纷、涉诉信访等隐患,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矛盾化解、进行诉前调解、诉讼指导、诉前司法确认等多种方式,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对网格内案情简单、标的较小的矛盾纠纷,首先由村、社区调解委员会组织调解,对调解不成有起诉意向的纠纷,网格法官可以通过网格微信群或电话联系等方式给予法律指导或进行诉前调解,正确引导当事人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三)以智慧法院为依托,探索创新诉源治理新模式。整合“窗口”功能,满足立案登记、跨域立案、多元解纷等14个功能正常运行。设置便民设施,提高群众现场司法体验和诉讼全程服务,让诉讼服务更便捷、更高效。不断深化法院信息化应用,建成1个标准化、8个简易版在线音视频调解室,将人工智能和语音大数据应用于诉前调解中。构建起分层递进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路径,形成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格,全方位排查摸底网格内的纠纷、信访等隐患。借助“一诉讼两推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将法庭接收,同意调解的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矛盾纠纷,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送至各乡镇综治中心和当地村级调解组织,法官与司法联络员建立一级联系,通过现场、电话、语音、视频等方式,在网格内与调解人员精准对接,指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一网通办诉讼服务平台,实行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预约立案,大力推广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和云上法庭、音视频在线调解室的使用,努力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构建法官进网格“五个一”工作模式,即1名法官、1个调解室、1张服务卡、1名联络员、1本台账,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法庭员额法官下沉辖区乡镇(街道)综治网格,网格法官与乡镇(街道)网格中的司法联络员建立一级联系,利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熟悉社情民意、群众基础好的特点,联合“两所一中心”,着力培育基层调解力量,提高基层调解能力,为人民调解注入专业力量,实现员额法官与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双员融合、优势互补”,实现人民法庭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
(四)以资源共享为契机,打造多元联动诉源治理新平台。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构建以人民法庭、乡镇综治中心、调解委员会、村(社区)调解组织等参加的多层次、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通过法官联络点、诉源治理工作站,鼓励各类调解主体参与到基层纠纷化解中,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治、资源共享的分层级、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各包片院长、网格法官,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走访负责的乡镇、村、社区,主动与相关负责人沟通联系,传达推行“法官进网格、院长包片”诉源治理工作实施精神。对排查出的辖区矛盾纠纷,积极引导当事人适用非诉方式进行诉前调解,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多点联动的诉前纠纷解决合力,化解百姓“心结”,维护社会和谐。对于确实需要走法律途径处理的矛盾纠纷,法官可通过司法联络员提前介入调解。对于进入诉讼的案件,建立“网格+协助送达”“网格+协助执行”等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触及面广、熟悉当地民情的优势,加强司法送达、执行网格联动。
初期成效
2022年上半年,岷县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035件,同比下降21.84%,其中审判案件3054件,同比下降16.72%,执行案件1981件,同比下降28.6%。自“法官进网格”诉源治理工作启动以来,共完成诉前调解89起,调解成功63起;提供法律咨询225次,进行现场培训5次。推行“法官进网格、院长包片”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聚集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构建起“资源共享、分层递进、合力解纷”的多元解纷模式,妥善化解了一大批邻里、家事、民间借贷纠纷,有效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实现定分止争的效用。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化解在诉前,实现民商事案件收案数稳步下降至合理区间的目标任务,为推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典型案例:2021年12月5日,申都乡后某放牧的两头牛死亡,后某认为死亡的是两头怀孕母牛,死因是食用了禾驮镇吕某某放置在耕地的老鼠药,要求吕某某赔偿24000元;吕某某称其在蔓箐地里放置老鼠药是为了防止鼠害,为防止牲畜误食,已通知同村邻居。后某跨地界放牧,放任饲养的牛肆意践踏庄稼,应承担管理责任,且牛的死因不明,其不承担赔偿责任;双方争执不下,网格法官了解情况后,迅速联合禾驮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在禾驮镇石家台村委会与村两委班子干部通过“面对面”“背对背”调解,耐心劝导,倾听双方诉求,从“法”“理”“情”的角度进行解释疏导,经过近3小时的努力,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顺利达成了调解协议。一起可能形成漫长诉讼过程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最终达到了把矛盾就地解决的良好社会效果,充分发挥了网格法官在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会治理方面的职能作用。
- 2022-04-11定西岷县人民法院关于位于岷县岷阳镇玉龙丽璟园18号楼202室拍卖公告(第二次)
- 2021-05-17讲家乡红色故事 继承革命传统——岷县人民法院第二联合党支部在岷县十里镇张家坪村开展党史宣讲活动
- 2021-05-17诵家书 传承良好家风——岷县人民法院第二联合党支部组织收看“党课开讲啦”第一讲
- 2021-02-26岷县人民法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