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成县法院抛沙法庭:圆满调撤两案,把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成县人民法院抛沙法庭以“调解优先”为原则,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矛盾纠纷化解的全过程,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员植根基层、贴近群众,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利用乡土人情化解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日,法庭联合基层调解组织成功调解二案。
案件一:打好解纷组合拳,多元调解显成效

原告马某与被告杨某1、杨某2发生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向成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对涉案证据认真梳理,发现争议较大、案情复杂。法官为了查清案件事实立即组织当事人一起前往诉争地实地查看,并到当地村民委员会了解情况。

由于案情涉及颁证前后土地面积不一致,双方对该土地权属存在争议,如简单地从法律程序上处理,则案结事不了。法官从维护社会和谐及化解矛盾的角度出发,迅速启动联调机制,邀请镇、村人民调解组织、有经验的调解员等多方参与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把准调解突破口,听取各方当事人对解决纠纷的意见并释法析理,促使各方当事人在现实土地状况的基础上,由镇、村组织重新丈量合理分配。经过多方不懈努力,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至此案结事了。

案件二:兄弟二人闹纠纷,用心调解复亲情
原告王某1与被告王某2系兄弟关系,二人发生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据了解,因王某2毁坏了王某1地中的蔬菜,王某1据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并将被告堆放在原告地中的杂物清理。承办法官前往实地查看,并到当地村民委员会了解情况,寻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
法官了解事情经过后,通过开庭审理,当庭对原被告证据、双方争议焦点进行解读说明。庭后,承办法官与人民调解员积极劝说双方当事人调解,双方当事人考虑再三后,同意调解。承办法官以法理为切入点,调解员以家族兄弟情为调解切入点,从法理和情理出发,并邀请家族有威望的老人参与调解,最终说服原、被告各让一步,由王某2赔偿王某1蔬菜款并现场执行,至此兄弟之间纠纷得以化解,冰释前嫌。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