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景泰县人民法院:服务大局促发展 公正司法谱新篇
原标题:景泰县人民法院:服务大局促发展 公正司法谱新篇
近年来,景泰县人民法院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府政协关心支持及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坚持抓管理、促规范,强基础、提质效,在改变工作现状、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实现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三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7268件,审执结16207件,结案率93.85%,反映审判质效的主要指标稳中有升、持续向好。2016-2018年,连续三年被市中院评为全市“优秀法院”,2018年被省高院评为全省“优秀法院”,先后有9个集体和26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
一、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突出抓好审判执行主业,努力打造司法服务一流业绩
——严厉惩处刑事犯罪,促进“平安景泰”建设。2016年以来,共受理刑事案件857件,审结829件,结案率96.73%。始终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确保严格公正司法,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以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和法庭调查“三项规程”为抓手,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强化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妥善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制定实施方案,专题安排部署,深入摸排线索,建立工作台帐,依法严惩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通过集中公开宣判,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力震慑了黑恶势力犯罪,增强了群众安全感。
——妥善调处民商事纠纷,促进“和谐景泰”建设。2016年以来,共受理民商事案件9705件,审结9516件,结案率98.05%,较好地发挥了保发展、保和谐、保民生的职能作用。妥善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案件5021件,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对市场行为的规范、引导和调节作用。审慎解决涉农纠纷,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土地流转纠纷、宅基地纠纷案件1012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助力打赢整县脱贫攻坚战。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设立家事案件合议庭,依法调处离婚、赡养、抚育、相邻关系纠纷案件1531件,有效保护妇女、老人、儿童和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全力破解执行难题,促进“诚信景泰”建设。2016年以来,共受理执行案件5929件,执结5551件,执结率93.64%,始终坚持把执行工作融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最高院“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加强部门联动,以严厉打击拒执犯罪、强化失信惩戒措施为突破口,各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反规避执行、涉民生、涉党政机关、涉军以及“春季攻势”“冬日暖心”“飓风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举全院之力,扎实开展“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百日会战”,对照第三方各项评估指标,补齐弱项和短板,较好地完成了“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工作任务,白银市中院为我院执行局记“集体三等功”。持续挤压被执行人逃债空间,近年来在各类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982人,司法拘留105人,移送公安机关临控394人,限制高消费1845人,依法对3名被告人判处拒执罪,以高强度执行声势震慑被执行人,社会反响强烈。
二、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践,突出抓好司法为民便民,努力打造改革创新一流品牌
——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着力提升审判质效。按照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分类要求,推进法官员额制管理,严格员额法官遴选标准,遴选员额法官27名。按照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1:1:1模式,科学组建立案、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审判监督及人民法庭6个综合审判团队,27个独立审判团队。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独任法官、合议庭直接签发裁判文书的案件数量占案件总数的93%以上。推行院、庭长办案常态化,院、庭长充分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加强案件质量监督,近年共计评查案件12590件,一类案件占评查案件总数的98.9%。坚持放权和监督并重,明晰审委会工作流程,制定专业法官会议制度,明确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推行案件质效月通报制度,抓住质效薄弱环节,以短板指标为突破点,院长亲自通报并点评案件质效,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案件的长效机制。
——坚持以审判为中心,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开展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严格证人出庭作证要求,真正发挥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等方面的关键作用,确保证据出示在法庭、事实查明在法庭、有理讲在法庭,坚决杜绝庭审走过场,提升庭审实质化。积极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133件,占刑事案件收案数的44.93%,平均审限为6天,当庭宣判率和服判率均为100%。创新家事审判工作机制,推行婚姻冷静期,充分发挥家事调解员疏导心理、修复亲情、调解纠纷的作用,近年来成功调解家事案件近1052件,家事案件调撤率77.3%,努力以良好家风引领社会新风尚。
——全面推进繁简分流,着力提升司法效率。面对呈井喷式增长的民商事案件和员额法官少的实际困难,推行“门诊式”审理模式,对案件进行甄别分类,实行纠纷诉前过滤。设立专门调解、速裁团队,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及时调解结案,对短时间内难以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适时导入速裁程序;探索建立“1+2+N”立案调解格局,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社会力量的沟通协作,实现了诉调无缝对接;以全院5%的办案力量,办结全院50%的民事案件,实现了简案快办的目的。2017-2018年,累计立案调解结案3077件,占新收民商事案件的51%,平均审限仅为2天,减轻了群众诉累,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立案调解工作得到了省市法院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2017年立案庭被省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先进集体”。
三、坚持从严从实、固本强基,突出抓好公正廉洁司法,努力打造素质过硬一流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报告会、集中宣讲等形式,铸就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严格落实“1+11+X”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创新实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进一步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以先进典型激励干警,通过举行员额法官宣誓仪式、表彰“两优一先”、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创新实行“三抓三促三提升”党建工作模式,开创法院党建工作新局面,不断提升管理党务工作科学化水平。党建工作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进一步强化,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全市第三批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先进示范点”,被县委授予“景泰县2018年度党建工作创新奖”。
——加强业务素质建设,提升队伍素养。始终坚持把提高队伍业务素质作为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树立司法权威的出发点。以提升庭审、裁判文书质量为目标,广泛开展庭审观摩、裁判文书点评、学习交流等活动70余场次,不断提升法官驾驭庭审、适用法律、公正司法的能力。创新培训模式,强化培训效果,开展法官论坛、个案研讨、专家讲座,举办审判实务、司法礼仪、信息化应用等各类培训53场次,切实提高干警做思想工作的能力、讲法说理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巧解纠纷的能力。立案团队在开展立案调解工作中,总结提炼出的“五心八法”调解模式,有效提升了案件调解率,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正风肃纪。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工作始终。纪检组以“124”工作布局和“11336”工作机制,助力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通过随案发放、定期编发“廉洁司法提醒卡”、约谈提醒常态化,对干警常提醒、多鞭策。精心打造具有法院特色的“廉政文化长廊”,编印反映法院干警风貌的期刊《清风文摘》,法院廉政文化增添新引擎。逢会必讲廉政建设,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修订完善各项制度73个,形成了《景泰县人民法院制度汇编》,干警的精神状态、作风养成、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转变和提升。充分运用“四种形态”亮剑执纪,以“零容忍”态度整饬“四风”,落实“一案双查”和“倒查追责”制度,确保干警清正、队伍清廉、司法清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景泰县法院全体干警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忠诚履职、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担当奉献,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出新成绩,为推进法治景泰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