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鼎立信 >> 法院要闻

把握“六个属性” 唱响法院新时代强音

2018-08-02 08:03 来源:甘肃法院网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海波

  经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批准,5月3日至7日,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党校联合举办了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讨班。在开班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政法工作谋新篇、开新局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深邃的洞察力、精准的判断力、超前的谋划力,科学回答了事关政法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郭声琨书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和解读,将其概括为“十五个坚持、八个指明”,并以此厘清了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既有政治高度,又有理论深度,更有实践力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我们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3月27日,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海波一行赴陇南市文县口头坝乡柏林村调研精准扶贫帮扶工作

  伟大时代诞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势必将推动新时代政法事业开辟新的境界。作为人民法院,必须深刻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实践要求,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武装头脑、统揽工作、指导实践。5月11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全省法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作出全面安排部署。这是全省法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落实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讨班和郭声琨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省法院党组率先召开党组扩大会进行了传达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各中院院长认真参加了在国家法官学院的学习研讨培训,全省法院系统学习研讨培训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确保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政法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司法审判工作,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牢牢把握、深入践行审判机关的政治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政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法治实践证明,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更没有超越政治的法治。政治决定法治、法治服务政治,是政治与法治的内在逻辑关系。郭声琨强调,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第一位。人民法院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织成部分,是宪法确定的国家审判机关,当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最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培训,是理念上的培训。要通过学习培训,政治立场上更加坚定,思想理念上更加清醒。当今世界,中国创造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两个奇迹”,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全国的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必然、人民的呼声。人民法院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把讲政治和讲法治统一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道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政治、思想、行动自觉,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领导人民制定体现党和人民意统一意志的宪法法律,人民自觉接受宪法法律确认的党的领导,党自身也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法理逻辑。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领导,是政法工作的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最根本保证和最高原则。人民法院要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性、重要性,认真落实《政法机关党组织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规定》,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全省法院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和落实。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当前,司法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复杂,西方“宪政民主”“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始终没有减弱,还不时陈渣泛起。人民法院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同错误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用正确的思想占领阵地、主导话语。同时,进一步加强全省法院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和管理,讲好法院故事、传递法治正能量。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我国正处于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西方反华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与我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下一代,政治安全风险愈加突出。人民法院要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首位,依法惩治危害国家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等各类刑事犯罪,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切实做好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原则,严厉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保护伞”以及“软暴力”等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牢牢把握、深入践行司法宗旨的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郭声琨书记强调,要深刻理解政法机关的人民性,毫不动摇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根本立场。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指出,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司法为民的历史。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永远的初心和使命,是司法审判工作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治产品,司法产品,对人民法院来说,核心是执法办案,要通过办案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司法便民措施。全省法院要进一步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建好、用好综合性诉讼服务中心,努力为当事人提供周到便捷的司法服务;利用好、发挥好信息化巡回审判车的诉讼服务、现场开庭、远程接访功能,加大巡回审判力度,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就在身边。切实加强民生权益保障。要妥善化解涉及教育就业、劳动争议、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矛盾纠纷,促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增进民生福祉;妥善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改革、农业人口转移、城镇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的案件,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权益;坚持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落实律师代理申诉、涉诉事项依法终结、远程视频接访等制度,认真做好信访案件的化解,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兑现胜诉权益。今年是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战决胜之年。自4月初甘肃省委政法委牵头召开全省第九次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及部署开展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百日会战”以来,全省各级法院落实责任、抽组人员、倒排工期,24小时待命出警,全天候执行,截止5月4日累计执结案件14.3万余件,执行完毕率为54.55%。省法院审情度势,集中精干力量适时成立特别行动队紧盯全省执行工作难啃的硬骨头攻坚克难,同时抽调97名干警组成12个督查组,由党组成员带队深入中、基层法院开展全覆盖、蹲点式督查,为全省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作出有力贡献。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信息化时代,“鼠标”不能代替脚板,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沟通不能减少。要传承弘扬马锡五“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红色基因,正确处理坐堂问案与巡回审判、当事人举证与法院依职权调查的关系,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坚持巡回办案,既为群众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又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提高司法水平。

  三、牢牢把握、深入践行审判职能的社会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司法工作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履职尽责,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郭声琨书记要求,要深刻理解政法机关的社会属性,毫不动摇把服务大局作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基本职责。在这次专题研讨班上,周强院长还对如何正确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人民法院,应该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主动把司法审判工作融入全省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产案件审判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要立足问题,重点在建立府院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完善执破衔接机制、加强破产审判的信息化等方面多下功夫,进一步加强破产审判工作,促进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省法院成立产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产权保护的总体要求、具体任务和制度建设,对征集到的涉产权司法保护案例审查汇编,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扩大审判效果。对正在审理的涉产权案件,要严格标准,公正裁判。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依法审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坚决制裁侵权行为;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模式改革,提高司法保护水平;加强对我省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的司法保护,促进自主品牌的形成,推动品牌经济发展。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布局环境资源案件和涉林生态环境案件审判机构在全省和重点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全覆盖,服务绿色发展;制定印发《甘肃省环境资源案件受案范围暂行规定》,明确环境资源案件的具体类型和受理范围,进一步规范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紧紧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妥善审理相关案件,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共同富裕;按照“职能明确、布局合理、审判公正、管理规范、队伍过硬、保障有力”要求,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四、牢牢把握、深入践行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要坚持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99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在这次研讨班上,周强院长专题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公平正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习近平公平正义系列论述追求的是真正的公平正义,是实质平等、实质公正,并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公平正义不只是形式上的公平正义,更有内容上的公平正义;不只是程序公正,更要求实体公正,还要求形象公正;不只注重公正,更兼顾效率;不是对少数人的公平正义,而是对全体人民的公平正义。人民法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守护者,公正司法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应该关注个体对公平正义的感受。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与否的评价,往往是依据身边具体个案的处理结果作出的,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也是从身边个案不公正开始的。可以说,没有个案公正,司法公正就无从谈起。每一位干警都要从回应每一起司法诉求、做好每一次庭审、写好每一份裁判文书、公开每一道诉讼环节、规范每一位法官行为、解决每一个焦点问题入手,通过千千万万个具体个案的公正处理,为司法公正打下坚实的基础。始终坚持严格公正司法。更加注重培养法官崇尚法律、忠于法律、严格适用法律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态度,对每一起案件,都要做到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裁判结果公正,努力从实体、程序、效率、效果上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要求;严格执行法律政策,更加强化证据裁判意识,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和制度,坚决守住防范冤假错案的底线;坚持依法保护产权、尊重契约自由、平等保护、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倡导诚实守信、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等民商事审判原则,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行政纠纷案件要坚持合法性审查原则,对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明显不当的,坚决依法予以撤销或确认违法、无效;注重法理、情理、事理的有机结合,重视和加强调解、协调、和解工作,彻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坚持谦抑、审慎、善意、文明、规范的司法理念,确保裁判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审判,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努力用公正司法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公正司法引领社会公正。不断创新加强审判管理。面对案件数量持续大幅增长、群众维权要求不断提高、法官超负荷办案压力不断增大的现实,要进一步创新加强审判管理,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要公正;强化结案管理,特别要加大对长期未结、久押不决案件的清理力度;强化审限监管,严格按规定办理扣除审限、延长审限等事项,严格执行案件审限预警提示规定,对因鉴定、审计、评估、拍卖和其他原因无法结案的,要督促相关部门加快工作进度,防止案件久拖不决;强化均衡结案意识,避免在月未、季未集中结案、扎堆结案;加大案件繁简分流力度,依法合理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努力做到繁案精审、简案快结;加强审判质量管理,重点要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把办案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加强审判数据管理,完善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规范网上办案、信息录入,确保各流程节点电子卷宗齐全可查,与实体卷宗信息一致;进一步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发挥院庭长“头雁”效应,带动审判质效整体提升。

  五、牢牢把握、深入践行司法工作的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挑战、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新理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灯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重大理论创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是政法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和有机组成部分。郭声琨书记在专题研讨班讲话中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梳理总结的“十五个坚持”“八个指明”科学回答了事关政法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政法机关的性质保证、初心使命、主要任务、实现路径、基本方式、科学方法、强大动力、重要保障,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又是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是引领新时代政法事业前进的理论灯塔。法院干警应该反复学、深入学,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努力在学习中提升理念、增长本领。深入推进工作方式创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总体应该把握和侧重四个方面:一是在“用”上下功夫,立足审判执行工作需求,大力加强和推动网络信息技术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深度融合与无缝应用,使办公办案插上科技信息技术的翅膀,行稳致远;二是在“统”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网络技术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完善统一标准,制定实施方案,防止各自为阵,避免技术壁垒,切忌闭门造车,杜绝重复建设;三是在“专”上下功夫,坚持专而精、专而广、不跟风,坚持找高端、抓前瞻,注重前沿技术,注重学习借鉴,坚持超前谋划,使信息技术真正能够服务和保障审判执行工作的刚性需求;四是在“人”上下功夫,不断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对全省法院现有网络信息人才进行合理调配整合,积极延揽人才,培育人才梯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汇聚和使用机制。同时,大力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积极扩大电子诉讼覆盖范围,方便群众诉讼;拓展完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继续推广应用网络司法拍卖系统,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进一步提高执行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快省院机关办公自动化进程,加大辅助办案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重点推进庭审智能语音识别、庭审自动巡查和“法信”平台等智能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最大限度地为法官办案减负。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要抓好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法院机构改革和诉讼制度改革等任务。今年3月,省法院派出督察组,对全省法院司法责任制改革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察,梳理了2个方面23项问题,并反馈相关法院限期整改;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认真总结试点改革经验。继续深化行政案件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改革试点,巩固、扩大行政案件管辖改革成果;积极推进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健全诉讼与非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诉讼服务中心探索推行案件分流、调解、速裁等机制,破解案多人少困局;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推动构建专业化、社会化、人性化的家事纠纷化解模式。

  六、牢牢把握、深入践行队伍建设的廉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政法工作,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明确提出锻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政法队伍的要求。公正司法,关键靠队伍。司法审判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廉洁问题至关重要。思想家培根说:“犯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好比污染了水源。”因为即便再严重的犯罪,它的侵害范围也都是有限的,而司法不廉不公则不能给人以公正,当事人甚至全社会都会陷入一种绝望,如同司法水源被污染。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官肩负的责任重、面临的诱惑多,廉政风险大,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的廉洁建设始终是底线、永远在路上。必须把党的建设贯穿队伍建设始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选好配强基层专职党务干部,健全完善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开展“支部示范点”“党员先锋岗”和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确保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广大党员干警党性坚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警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把作风建设贯穿队伍建设始终。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安排,扎实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结合法院实际,重点整治少数干警存在的“庸”“懒”“旧”“飘”“冷”“软”“松”“腐”等顽症痼疾,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损害法院形象的突出问题;坚持纠正“四风”不止步,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的贯彻执行,坚决纠改特权思想、衙门作风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把严守纪律贯穿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充分运用谈话提醒、通报批评、诫勉函询、责令检查、组织处理、立案审查等手段,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到实处,既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也让干警懂得在小事小节中讲政治、守规矩、有戒律、有人格的道理;坚持有腐必惩、有案必查,加大对违纪违法线索查处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司法腐败;严格落实“一案双查”,促使班子成员、部门负责同志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真正把管业务与管政治、管思想、管纪律、管作风统一起来,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确保队伍正气充盈、公正廉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